第408章 回京,截人(第2页)

 

训练这种事情的开销无疑会增大很多,但怎么说呢,只要将令们不小气,辽东这边吃的真不缺,边上就是草原,买点肉很方便。

 

至于说饿着肚子训练这种事情,还真没哪个傻逼将令这么干。真这么干,别说贾琏动手,

 

说实话,贾琏对于现状并不满意,但也没强求。从整个九边看,十日一操是常态,五日一操是良将,三日一操是强军。

 

大哥别笑二哥,关外的东平铁骑也就是五日一操的强度。

 

贾琏还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发饷银的时候亲自到场,让人拿名册点名,挨个上前领,并强调士兵令的饷银是陛下给的,是朝廷给的。

 

这个事情给足饷,士兵们也很开心。

 

但是将令们不开心了,贾琏在山海关,没人敢动歪念头,搞什么把发下去的饷银收回的操作。

 

贾琏还真希望有人这么干,如此,贾琏就可以再杀一只鸡。

 

有贾琏盯着,各部陆续把士兵人数补上了一些,算算能有个两万战兵的样子,还是编制不足。

 

但贾琏也没有盯着不放!

 

大周是募兵制,边军的饷银是每个月五两银子,按照山海关各部满员三万人的标准,每个月最少十五万两。

 

放大到全国呢,每个月是多少开销,国库没那么多钱,很多事情也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多亏了承辉帝搞了改革,情况才有所好转,不然按照以前,更加糟糕。

 

在山海关的贾琏非常的自律,日常不是在军营里,就是在知府衙门内,也不去住镇守府。

 

山海关的秋风越发的凉了,时间来到了十月十五日,贾琏总算是等到了朝廷派来的镇守使刘方,同行的还有一位宣旨的内侍,向李驰宣读了皇帝的圣旨。正如李驰事先预想的那样,他这个内阁大臣被降职了,出任辽东巡抚。处罚的原因就四个字,处置不力。

 

在承辉帝看来,这就算是给李驰留足面子了,身为阁臣,做过总督,能力上应该是上马带兵,下马理政。别说什么文官出身的屁话,文官不都这样么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以阁臣的身份,压不住一个山海关镇守使,就是最大的无能。

 

接了圣旨的李驰,只能跪地谢恩了,这还算好的,还有机会回京,毕竟他才五十岁。身体好,再干二十年是可以的。李驰表示让出镇守府,另外寻一处地方住下,也没敢要求贾琏搬出知府衙门。

刘方倒是个识趣的,立刻表示,镇守府地方够大,李驰不必搬出去,左右他的随员也不多。

 

不亏是对文官比较亲近的武将!

 

面对贾琏时,刘方也很客气,晚宴上称赞贾琏在张家口打的好,当时嘉峪关方向气氛也很紧张,贾琏获胜后,来自西、北两个方向的压力都消失了。当时嘉峪关防线兵力不足,主动收缩防御,集中力量守住嘉峪关。为此,地方上还是遭受到了一些损失。

 

刘方还提到了因为谈判不顺利,察哈尔部的使者还在京城的事情。

 

没谈成的原因,刘方解释他也不知道,总之鸿胪寺那边没一个明确的说法。

 

贾琏也没多问,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了交接,根据旨意,贾琏在刘方正式上任后,可以率部回京了,此前通州大营已经先一步回京。

 

因为足够仔细,交接了两天的时间,贾琏这才率部回京。

 

这次神机营没那么赶了,日行六十里,依旧是沿途绝不扰民,不进城镇村寨,野外扎营。

 

前后走了八天的时间,回到京城时,已经是十月底了。

 

照例,神机营回营驻扎,贾琏入宫交差,承辉帝见了贾琏很是感慨:“贾卿瘦了,也黑了一些。”

 

贾琏倒是没觉得有啥变化,这段时间修身养性,身体素质强化了很多。不过嘴上还是顺着皇帝道:“臣也不想的!”

 

承辉帝见他一脸吃瘪的样子,想到这家伙能偷懒就偷懒,忍不住哈哈大笑。笑过之后,承辉帝又有点无奈,其实贾琏不在京城,承辉帝总觉得心里没底,有一种底牌打出去的不安。于是忍不住惭愧的拉着贾琏的手道:“爱卿回来就好,你不在京城,朕晚上都睡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