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街头的活力(第2页)

 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贾某人可不是啥正人君子,需要用龌龊招数时,那是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水月庵今年扩建了,就为了一个妙玉,加了一个新院子。当然这是贾琏特意安排的,工程队都是他叫的。 

 上次见妙玉的时候,狠狠的杀了她的气焰,不知道这次如何。 

 贾琏来到新院子外头,见庭院内有寒梅点点,正在角落里怒放,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贾大人也喜欢梅花?”不知何时,妙玉来到,站在五步之外,保持距离说话。 

 贾琏抬头看她,眼前的少女,比上次要有人味一些。 

 “居士在此住的还习惯么?”贾琏客气一句,妙玉听了一脸惆怅道:“习惯不习惯的又如何?一直都这样呢!” 

 这文青病应该是晚期了,没有抢救价值了。 
 贾琏都想一走了之了,还是耐心的与她说话:“怎么,居士不请贾某一杯茶喝?” 

 “前些日子,有人送了点栾瓜片,正好有雪水,今天没风,去后面的亭子里煮茶吃,顺便赏雪如何?”妙玉居然主动发起邀请,可见她日常的无聊。贾琏倒也不拒绝她的好意,做个手势道:“如此,先谢过了。” 

 七八个缁衣女子,在后面的亭子外忙活,搬来了各种器具,妙玉在一旁让人家当心点。 

 讲究她是真讲究,雪水煮沸腾了,一套花里胡哨的程序下来,一壶茶泡好,递给贾琏一杯后,看着贾琏喝了,多少有点期待的问:“如何?” 

 “你当我是牛嚼牡丹就好了,其实喝茶不算什么,看着素手烹茶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贾琏习惯性的胡说八道,不说茶,说人。 

 妙玉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固然有身边人刻意为之的培养,总归是花季少女,天性在那,听了贾琏的赞,自然做不到古井不波。 

 “贾大人这些话,还是回去对家里的妻妾说才是。”妙玉看似淡淡的回应,恰好暴露了内心的波动。 

 贾琏起身拍拍屁股:“居士过的称心,贾某便安心了。茶也喝了,人也该走了。但有事情,居士可派人往贾府传话!” 

 说走就走,倒是很干脆,妙玉倒是愣住了,还打算与状元坐而论道呢,怎么就走了呢? 

 “贾……。”妙玉欲言又止,没有叫住贾琏,目送他大步流星的往外走。 

 【他应该是懂茶的!】妙玉脑补,贾琏懂个屁的茶道,人世间值得关注的东西太多了,哪有太多的精力用在这种没啥用处的事情上。 

 贾琏再不走,怕是会说出一番话,【你这茶价钱不低,一斤茶够京城一户人家吃一年的。】 

 贾某人虽然也挺混蛋的,在朝为官,心里还是有民生的。 

 城南的地面上,随着除夕的接近,越发的热闹了。 

 走在街上,空气中弥漫着肉香。说明很多人家在炖肉。一年到头,能吃上几顿肉的日子,对于城南的屁民而言,就是好生活了。 

 哪里会想那么远,什么茶道,大碗茶不也能喝,也照样解渴么? 

 一身便衣的承辉帝,闻到了空气中的味道后,脸上多了几分笑容。 

 “这一片的百姓,日子过的不错。”对身边的裘世安说了一句,正要继续溜达时,远远的看见贾琏,没穿官服,随意的在街上溜达。 

 要说热闹,自然是城东热闹,城南这边差多了,若非这一片不少住户是神机营官兵的家属,引来了许多小商小贩,还开了不少饭馆,这一片根本谈不上热闹。有人了,有买卖可做了,才会热闹。 

 “奴才打听过,多亏了今年的冬菜买卖,这一片不少人家的男丁,都有一份事情做,或买菜,或搬运,每日都有点进项。” 

 承辉帝听了感慨道:“这便是民生啊!”说着话,走向贾琏,这厮停在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头跟前,跟人闲聊呢。 

 “老汉,生意如何?”贾琏不是随意乱问的,这玩意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小本经营,算不得买卖,大爷要不要来一根尝尝,这可是挑最好的山楂做的。老汉做这个营生三十年了,没人说不好。”老汉的心思还在生意上。贾琏听了微微一笑,看他抱着的稻草编的杆子上,插满了糖葫芦,可见今天的生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