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外放前的忙碌(第2页)

 张庭恩把吏部的选项递给皇帝,自己拿起报告看了起来,仔细的看完两份报告后,承辉帝期待着他夸儿子的眼神看过来。 

 “二殿下君子之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皇子坦诚率真,甚是风趣。” 

 好吧,指望从张庭恩这里得到建议,还是算了吧。师徒二人在皇子的问题上,都是一个套路。别问,问就是乾纲独断。 

 “山东吧!”承辉帝也真没问,而是指了指那张纸。 

 张庭恩却微微皱眉:“微臣以为,广东更好,总要有人盯着一点王子腾,免得他肆无忌惮。现任巡抚历宁,过于温和了。” 

 承辉帝想了想:“山东近啊!朕有事找他,几天就能把信送到。” 

 张庭恩还是劝了一句:“山东有孔家,就贾琏的折腾劲,我怕他闹出事情不可收拾。” 

 这句话还是很有说服力的,承辉帝琢磨了一番,叹息道:“确实如此,朕会叮嘱他的,还是山东吧,近!” 

 张庭恩从承辉帝对待贾琏的态度上,看到了皇帝当初对待自己的态度。决定还是最后劝一句:“要不放在江北?有孙相镇着。” 

 这句话起作用了,承辉帝果然心动了,不过不是江北,而是开口道:“江南吧,他喜欢折腾,去折腾江南。他不是喜欢搞实学么?去江南传播好了。说起来,一个孙相,一个贾琏,朕真的很期待。” 

 “贾琏祖籍是金陵啊!异地为官的原则,不能打破。”张庭恩无语至极了。 
 承辉帝却笑道:“朕当然知道异地为官的原则,贾琏生于京城,长于京城,不算江南人。再说了,林如海还是苏州人,不也做了盐道御史么?” 

 那能一样么?张庭恩想想,还是不劝了,只是建议:“上内阁会议吧。” 

 承辉帝点点头,左右不是山东就是江南,别的地方还是算了。广东不好么?真不是,承辉帝还是考虑到了,贾琏的媳妇姓王。亲戚啊,打断骨头连着筋呢。 

 内阁会议上这个问题抛出来之后,果然有不同的声音。贾琏外放是好消息,但是放到江南,所有人都不同意,山东也不好,内阁五个人,都认为广东最合适。如此的一致,固然有贾琏滚的越远越好的意思,实际上所有人的观点基本一致,眼下正是开拓南洋的关键,贾琏不就是最支持开拓的人么?就他去出任广东巡抚,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山东,直接被排除了,是个内阁大臣都不愿意贾琏去山东,是担心太近呢,还是别的原因,都很默契的没提。 

 总而言之,陛下既然开启了南进政策,那就派出最支持,最能干的大臣嘛。 

 承辉帝知道张庭恩肯定事先做了工作,但也没坚持他的意思,广东就广东吧。 

 内阁的动作很快,行文下发到吏部,手续快速办理,并把贾琏叫去走流程。理由很强大,哪怕是走陆路,也能赶到广州过年。 

 真是的,这年月走陆路去广州是个什么体验呢? 

 正常是走河北到河南,然后到湖北,湖南,接着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走广西,走桂林梧州那条路,另外就是走韶关。 

 无论哪条路,只要是走陆路,两个月基本都要交代在路上了。 

 贾琏当然不会走陆路,他自然是走天津坐海船南下。 

 承辉帝对于贾琏的选择没有多言,把他叫进宫里,一番谈话,大意就是内阁都认为你去南方比较合适,开拓南洋的重担,你要担起来。与英法达成的协议,南洋能收复就收复,不能收复,那也不要勉强,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 

 贾琏也没多说什么,广东就广东吧,反正他肯定是要被外放的,远一点近一点都一样,毕竟继续待在京城,很多人要疯。 

 “冬季菜的事情,微臣早有安排,只要皇家农庄有地,今年都种上。人手和技术方面,微臣会交代清楚的。”贾琏只是提了一件这个事情,暗示皇帝,这钱挣了进内帑的,别为了照顾一些不着调的亲戚,毁了一项重要的收入。耳朵根子不能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