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他们更怕(第3页)

王利看着柱子不善的眼神,以及蕴含的杀气,吞咽了几下口水,转头就去叫人了。

柱子重重的哼了一声:“不识抬举!”

贾琏笑了笑,有的事情没法跟柱子讲。王子腾不是所谓的鼠目寸光,不是没看到南洋的重要性,无非就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再一个就是想着拿下整个安南。只要他心怀这个目标,贾琏就不会太过的为难他。安南那个地方,别看不大,总归是肘腋之变的多发地。只要王子腾不称王,一切都好说。当然了,前天是大周能一直强大。或许,将来要改个名称,还成中华帝国,这个名字听着就挺提气的。

贾琏现在做不了太大的主,只能等他入阁之后,再提更换国号的事情。实际上在对英法的合约上,贾琏在落款上就做了文章,一律写成:中华大周帝国。将来去掉大周两个字,顺理成章的嘛。

王利领着一个胡须花白的工匠来到,见了贾琏要磕头,被贾琏拦住:“本官面前,年长者不需全礼。”

“大人召唤老汉,有何吩咐?”老汉小心翼翼的问他,贾琏也不避着王利。摸出图纸道:“看看这个船,能造么?”

老汉接过图纸,仔细端详一番后,点头道:“应该能造,多试几次的就行。只是大人,此船怕是难堪大用。”

贾琏笑了笑:“老师傅好眼光,猜一猜,此船长处何在?”

老汉又一阵仔细的端倪后才回答:“快!大人意在取其速!三人轮番操船,其速可超过当下快船的两倍速度。”

贾琏笑了,你看,这就是专业。

“先造一艘出来看看。所需费用,去巡抚衙门支取。”贾琏笑着交代,随后留下图纸,转身走人。

风帆时代最快的船,自然是飞剪船,这玩意要求的就是速度,也不是不能造的大一点,意义不明显。现在的战舰,追求的是大炮口径,以及大炮的数量。

离开船厂,贾琏回到巡抚衙门,王义也匆匆的去了总督行辕。

其实两个衙门距离不远,就隔着一条街,但是贾琏上任之后,无论公事还是私事,贾琏与王子腾都不主动见面。

这是默契,也是演戏。

当然也有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只不过这是贾琏的个人理解。王子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封地上的时候,两人就不同路了。

王利对王子腾说了贾琏去船厂的事情,王子腾即便被拆穿了,也没有丝毫的尴尬。反倒是笑了笑:“看见就看见吧。至少还能拖半年,不过他那番话说的有道理,没了朝廷官员的身份,在交趾那边,还真镇不住场面,当初考虑的还是不足啊。”

宝钗这边见贾琏回来,上前伺候更衣,看着她亲力亲为,贾琏心里颇为受用。南方的气温高,穿的少,越发丰润的宝钗,稍微动作大一点,都会带出一些令人遐思的曲线来。

宝钗对此心里了然,暗自窃喜。她还真不是有意识的这么做,都是不经意的举动。次数多了,不经意也变成了有意。

以前贾琏上手,她还碍着丫鬟看见躲一下,现在也不躲了,只是幅度不大的轻轻的扭腰,表示躲过了,没躲开。还有就是,宝钗悄悄的亲自动手,给衣服的腰收了收,这样即便动作不大,也能带出点曲线来。

汛期照常来到,宝钗不免有点焦虑。好在后院里的几个女人,无论是三姐还是丫鬟们,都没有任何动静,这让宝钗的焦虑减轻了不少。

“最近请教了本地的厨娘,熬了大补汤,老爷事务繁忙,晚上多喝点。”

既然拦不住贾琏的夜夜笙歌,那就只好熬汤补一补咯。

莺儿在一旁心里哀叹,混的跟司琪一个档次了。连晴雯和袭人都不如呢。

贾琏也没客气,更衣后先上桌子,一碗靓汤下了肚子,然后动筷子。南方的菜比较清淡,不重油腻,主要是怕上火。

“最近家里没啥事情吧?”贾琏不紧不慢的下筷子,顺便问起内宅的事情。

宝钗摇摇头:“以前留下的本地佣人,家将都去查过跟脚,还托了龙禁尉去查过。哎,说起来最近一直在提心吊胆的,就怕吃喝上出问题。”

贾琏笑着安抚她:“别想太多,所谓暗花,不过是吓唬一下人,我要是真出事了,广州城里人头滚滚!他们比我更害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