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牵着鼻子走


第489章 牵着鼻子走

这一顿军法执行下来,老兵也好,新兵也罢,都被狠狠的刺激了一下。深受刺激的还有祁云以及其属下们。

此前贾琏的表现整体还算温和,没有给大家伙上强度。现在看他打自己人的狠劲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这是不准备带他们玩了是吧?

所有人都生出了危机感。

眼前这个阵势,贾巡抚是要大干一场的,大家伙可能已经被剔除了,或者说掉队了,没跟上。

一旦掉队了,结果就是被边缘化,不要说什么驻军是地头蛇这种屁话,真有用也不至于被王子腾随意的拿捏。

贾琏不是王子腾,但他比王子腾带来的压力更大一些。此前最多就是觉得,安南那个鬼地方,我还不愿意去的。现在嘛,搞不好要走人。

执行军法之后,贾琏宣布这些挨打的人抬下去养伤,站在高台上,对着众新老士兵讲话。

“以前你们怎么当兵的,我不管,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今后,必须严格执行军法,做不到的可以提前报名退出,本抚绝不强留。”

丢下一句话,贾琏转身就走了,新兵交给带来的军官们,开启新兵训练,其他的以后再说。

祁云一直跟在贾琏的身边,目送贾琏上了马车离开后,眼珠子不停的转,怎么才能化解此次危机,不至于被边缘化呢?
体察上意从来都是一门学问,祁云能做到总兵,脑子自然是够用的。

仔细一分析,贾大人对原来的省驻军不满,这个是肯定的。搞清楚原因后,剩下的就很简单了,主动投靠,今后让做啥就做啥。

回到巡抚衙门的贾琏,还有一堆公务要处理,此番南下,贾琏带了一些幕僚,都是在五城兵马司和研发厅时用熟悉的。

怎么说呢,把人带走了,给继任者留位子。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跟贾琏南下,多数人还是选择了继续跟贾琏混。

这些幕僚有一个共同特点,出身最差的都是举人或者是监生,年龄都过了三十五岁,自觉科举无望,吏部报名排队多年没有补上缺。

嗯。原著里贾政身边的一群宾客,基本都是这个情况。

贾琏也不需要这些人有多大的才能,关键要有实干能力。这些年,陆陆续续的带出来一些人,此番南下,已经有一些人进了交易大厅,混了个正八品。没有这些人的帮忙,贾琏也支不起交易大厅这个摊子不是。

市舶司方面官员补充,主要还是看吏部的安排,但有一条,贾琏与方颂,各自推荐了几个人,吏部那边原则上是不会反驳的。

批阅了当日的公文后,贾琏正准备下班走人,门口来报,祁总兵求见。

贾琏听着不禁露出微笑,这人还有抢救价值,相比之下,三司那边,主打一个跟贾琏保持距离,还有那个广州知府,尽快让他滚蛋吧。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有人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有价值,可以讨价还价,实际上在别人的心目中,他一文不值。

(ps:早晨起来在床上发呆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说那些打拳的人是有利可图,那些信奉者又是个啥情况呢?想找一句话来高度概括一些,搜肚刮肠才想到一句话,觉得勉强能用。“自命不凡的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们。”)
所以呢,自信是好事,但千万不要自命不凡。

祁云无疑不是那种自命不凡的人,他的危机感很强,所以立刻付出了行动。

贾琏让人带他进来,进门后,祁云立刻行礼道:“卑职此来就说一句话,今后唯大人马首是瞻。”

贾琏喜欢跟这种聪明人打交道,能力什么的先放一边,一个不听招呼,随时跟你作对的下属,换你是上级你会如何?
“话不能这么说,都是为陛下做事,为朝廷做事。坐下说话吧。”嗯,场面话绝对不要说错了。

祁云谢过贾琏的座,小心翼翼的正襟危坐,摆出聆听的姿态。

“本抚自上任以来,一直在关注本省驻军。据本抚所见,驻地外的窑子里,几乎每天都能看见驻军的身影。不是本抚不近人情,只是这军纪形同虚设,军队如何能打仗呢?不整肃军纪,老卒就会变成兵油子,一旦成了兵油子,战场上见势不妙,掉头就跑,整个战局败坏不过瞬息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