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是贾琏断刃天涯
第492章 惠州行首日(第2页)
溜达了一圈,进了一处茶楼,随从上前说了几句话,里面的掌柜快速的出了柜台,匆匆往里走,贾琏与随从对视一眼后,起身跟着走后门,进了里面的院子。那掌柜的等在院子里,见了贾琏立刻上前见礼:“龙禁尉小旗吴来,见过大人!”
贾琏受了他一礼,点点头:“进屋细说。”
其实龙禁尉的消息已经很全面了,只不过贾琏没有亲眼看到,总担心他们在做手脚,有不尽不实之处。
毕竟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谁能保证他的忠诚度不变质?
“来之前看了惠州给魏公公的报告,本地的兴隆牙行,不过只言片语,怎么,这家牙行没啥可说的?”贾琏根本没碰吴来奉上的茶水,冷冷的问话。跟进来的随从,手一直在怀里,眼睛盯着吴来目不转睛。
“大人误会了,兴隆牙行就是个幌子,给外面看的。惠州城内没那么复杂,本地的陈氏一家独大,其他的几个家族,都是依附。兴隆牙行,说穿了就是个分赃的地方,历任知府上任,都能拿到三成干股,真没啥可说的。卑职在报告里说的陈氏一族,不单单是惠州第一大家族,同时也是此前广州城里坐商之一。大人在广州整顿了各处行会,陈家受到的损失不小。这些,报告里卑职都说了。”
贾琏心里默默对照了一下报告上的内容,再看他的表情,觉得他没说谎,这才稍稍表情舒缓了一些道:“报告上说,陈氏与海盗来往密切?”
吴来点点头,又摇摇头,贾琏不动声色的等他细说。
“回禀大人,两广海匪的龙头真名知道的人很少,外面都叫他龙头。此人在过去十年内,收服了大小十几支海匪,如今号称麾下有船五百,人马三万。卑职猜测,三百条船,一两万人是有的。王太尉当政期间,曾经剿过龙头海匪,不说灭掉此獠,连影子都没找见。卑职也是见过牙行的把头陈定在此请客,见了客人的形象不是善类,这才推测陈氏与海匪来往密切,又花了时间调查,发现陈定经常去一处宅子里,见一些行事神秘的人。”
听到此处,贾琏点点头,肯定了吴来的话,又问他:“走私大烟的勾当,你调查的如何?”
“这个卑职知道的不多,只是知道,城内的大烟馆,都是陈氏在做。以前是公开做,如今低调了许多,悄悄的做。大人在广州禁止开烟馆,别的不说,陈氏每年的收入,肯定是少了一大块。卑职还曾听说,陈氏家主陈栋在城外的庄子里,接待过西洋人。并没有亲眼见到,尚未确定。陈氏一族,惠州城外一半的土地,都在陈氏家族的名下,城内更是有陈半城的外号。惠州各行各业,就没有陈氏不插手的。就连卑职这个小店,兴隆牙行的把头陈定,也占了三成的干股。每月需孝敬他三十两银子,月初就要送到他养的一个外室处。”
贾琏有点意外:“就你这茶楼,每个月能挣一百两?”
吴来摇摇头:“顶多四十两,但陈定要三十两,卑职只能给,否则在城内没法生存。”
贾琏看看时候差不多了,起身道:“行了,本抚不能久留,先走了。”
吴来送到后门口,没有送出去,等贾琏走远了,回来看看贾琏不曾碰一下的茶杯,苦涩的笑了笑。自己辛苦弄的好茶叶啊,白忙活了。希望这次的事情了结之后,能调回去,在惠州这个地方呆了五年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与吴来的交流,收获还是不小的,在广州收拾的行会里,首当其冲的就是茶叶行会,而行会的几个把头里,确实有一个姓陈的。作为本地的大族,有能力在广州经营出一个产业,倒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贾琏还有一个情报来源,就是薛蟠。
只不过薛蟠没提过陈氏,只说了,走私大烟的是沙逊,帮忙运输的是海匪头子,海龙头。
“大人,大队人马进城了,您看?”身边的随从也是提心吊胆的,他们巴不得贾琏赶紧归队。
贾琏受了他一礼,点点头:“进屋细说。”
其实龙禁尉的消息已经很全面了,只不过贾琏没有亲眼看到,总担心他们在做手脚,有不尽不实之处。
毕竟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谁能保证他的忠诚度不变质?
“来之前看了惠州给魏公公的报告,本地的兴隆牙行,不过只言片语,怎么,这家牙行没啥可说的?”贾琏根本没碰吴来奉上的茶水,冷冷的问话。跟进来的随从,手一直在怀里,眼睛盯着吴来目不转睛。
“大人误会了,兴隆牙行就是个幌子,给外面看的。惠州城内没那么复杂,本地的陈氏一家独大,其他的几个家族,都是依附。兴隆牙行,说穿了就是个分赃的地方,历任知府上任,都能拿到三成干股,真没啥可说的。卑职在报告里说的陈氏一族,不单单是惠州第一大家族,同时也是此前广州城里坐商之一。大人在广州整顿了各处行会,陈家受到的损失不小。这些,报告里卑职都说了。”
贾琏心里默默对照了一下报告上的内容,再看他的表情,觉得他没说谎,这才稍稍表情舒缓了一些道:“报告上说,陈氏与海盗来往密切?”
吴来点点头,又摇摇头,贾琏不动声色的等他细说。
“回禀大人,两广海匪的龙头真名知道的人很少,外面都叫他龙头。此人在过去十年内,收服了大小十几支海匪,如今号称麾下有船五百,人马三万。卑职猜测,三百条船,一两万人是有的。王太尉当政期间,曾经剿过龙头海匪,不说灭掉此獠,连影子都没找见。卑职也是见过牙行的把头陈定在此请客,见了客人的形象不是善类,这才推测陈氏与海匪来往密切,又花了时间调查,发现陈定经常去一处宅子里,见一些行事神秘的人。”
听到此处,贾琏点点头,肯定了吴来的话,又问他:“走私大烟的勾当,你调查的如何?”
“这个卑职知道的不多,只是知道,城内的大烟馆,都是陈氏在做。以前是公开做,如今低调了许多,悄悄的做。大人在广州禁止开烟馆,别的不说,陈氏每年的收入,肯定是少了一大块。卑职还曾听说,陈氏家主陈栋在城外的庄子里,接待过西洋人。并没有亲眼见到,尚未确定。陈氏一族,惠州城外一半的土地,都在陈氏家族的名下,城内更是有陈半城的外号。惠州各行各业,就没有陈氏不插手的。就连卑职这个小店,兴隆牙行的把头陈定,也占了三成的干股。每月需孝敬他三十两银子,月初就要送到他养的一个外室处。”
贾琏有点意外:“就你这茶楼,每个月能挣一百两?”
吴来摇摇头:“顶多四十两,但陈定要三十两,卑职只能给,否则在城内没法生存。”
贾琏看看时候差不多了,起身道:“行了,本抚不能久留,先走了。”
吴来送到后门口,没有送出去,等贾琏走远了,回来看看贾琏不曾碰一下的茶杯,苦涩的笑了笑。自己辛苦弄的好茶叶啊,白忙活了。希望这次的事情了结之后,能调回去,在惠州这个地方呆了五年了,提心吊胆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与吴来的交流,收获还是不小的,在广州收拾的行会里,首当其冲的就是茶叶行会,而行会的几个把头里,确实有一个姓陈的。作为本地的大族,有能力在广州经营出一个产业,倒是很正常的事情。其实贾琏还有一个情报来源,就是薛蟠。
只不过薛蟠没提过陈氏,只说了,走私大烟的是沙逊,帮忙运输的是海匪头子,海龙头。
“大人,大队人马进城了,您看?”身边的随从也是提心吊胆的,他们巴不得贾琏赶紧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