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震撼的出征仪式
古人讲一个师出有名,意思是告诉天下,发动战争的正义性。对内,则是告诉士兵,为何打仗。
一般在仪式上都会念檄文,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陈琳骂曹操的檄文,骆宾王骂武则天的檄文。
贾琏非常怀疑,这哥俩的檄文出名,完全是因为都是倒霉蛋,是失败者,平添了几分悲壮,所以才被记住。
当然也不排除,后人对于曹操和武则天的评价不高,有人骂这俩,后人自然要大书特书。
后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名为汉相,实为汉贼。这个评价是从道德的角度出发的,现代某位学者对曹操极为推崇,甚至不惜抹黑刘备和诸葛亮。
笔者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看历史人物,肯定没法喜欢曹操这种动辄屠城的人物。
至于刘备,在东汉末年那个时代,就算他的仁义是装的,他也装了一辈子。三国演义能广为流传,不就是因为价值观符合世人朴素情感么?
武则天被后人不喜,最直接的原因,因为她是个女的,其他的都是次要了,这里不赘述。
“殿下,仪式肯定是要搞的,不但要搞,还要把洋人都请来观看。并以檄文告知彼等,大周威严不可侵犯!”
贾琏很耐心的告知李元,这并不能让他满意,因为具体的出征时间以及诸多细节,李元都很想知道,他也有权知道。
“先生,孤乃南洋观察使,具体细节一概不知,说不过去吧。”李元语气变得稍稍严肃,贾琏明白了,看看他面无表情的脸,点点头表示明白。
跟着走进一个门口挂着“作战室”牌子的屋内,李元才知道巡抚衙门内有这么一个地方。
四面的墙上挂满了地图,都是南洋各地的地图,居中有一个巨大的台子,台上是一个巨大的沙盘。
屋内的人都很安静,看着都很忙碌,进进出出的,偶尔低声交谈。
跟着贾琏进来后,李元发现,不断有人参谋拿来文件,请贾琏签字。
“殿下请看,这就是此次作战的目标,西班牙人在婆罗洲的巢穴,马尼拉。”贾琏指着沙盘让李元慢慢看,看不看的懂不管他。
李元看了一会,指着沙盘上的几艘模型战舰问:“贾大人,这三支分舰队意在何处?”
贾琏没着急回答,而是先处理好面前的一份文件后,慢慢走过来道:“三支分舰队提前出发,目的就是为了封锁消息。出征仪式当日,卑职会命祁云下属各部,围住澳门,封锁港口,十日之内,不许任何船只离开,以免走漏消息。同时,大员方面,闽浙水师会大张旗鼓,迷惑敌方。具体的作战计划,通过故布疑阵,造成我主力舰队将自大员出发南下的假象,诱使敌主力舰队出港阻击,在海上聚而歼之,这是最理想的结果。”
李元是真的不懂,抬头迷惑的看着贾琏:“还有不同的结果?”
贾琏笑了笑:“这是海战,茫茫大海上,信息传递非常困难,别的不说,单单是搜索敌舰队,就有需要很强的运气成分。两只舰队在同一片海域,交错而过无法发现对方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所以,计划就是计划,具体执行时,强调的则是随机应变。参谋部多次推演判断,战局的走向,最大的可能还是与敌舰队主力与马尼拉湾内遭遇,激战后敌不支,逃回港口,借助岸防炮的庇护。”
李元身份特殊,贾琏也只能有问必答。
“茫茫大海上如何封锁消息呢?”李元又问了一个问题。
贾琏笑道:“当然是提前堵住港口,第一分舰队前往大员,就是堵住当地的港口,故布疑阵。殿下慢慢看,有事随意问。卑职先忙别的。”
李元点点头,继续在作战室内行使他的观察权利。
晚上李元离开的时候,贾琏特意交代,不可告诉任何人他的所见所闻。
深知事关重大的李元表示没问题,这段时间的观察使生涯,李元自觉收获巨大。一场战役的发起,并不像书上写的那么简单,单单一个情报收集的工作,贾琏这边就准备了快两年了,并且提前安排招安了一支海盗,给了南洋宣慰副使的身份,令其前往婆罗洲,以侨民的身份作为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