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难解的问题


第515章 难解的问题

潮起潮落,天色渐暗,看着还在用小船一点一点往岸上运输的士兵,以及密密麻麻的等待卸载的运输船,贾琏头皮都麻了。

按照这个进度,没有三天时间,根本无法完成整个登陆行动,就这还是在没有遭遇阻击的情况下。

好在先期抵达的海龙头所部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正在将木材不断的运到海边,开始铺设栈桥。

“夜间行动风险大,做好安全防护。”贾琏看这架势,没有下令停止,现在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

“大人放心,卑职省得!”海龙头总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都怪西班牙人太怂了,只敢躲在堡垒里。

“侨民聚集地那边,能撑得住么?”贾琏再次确定一下,任何时候人都是最重要的资源,万里之外的南洋,没有一个侨民是多余的。

有一点和贾琏来的那个时空不同,现在的大周是公认的世界强国,东亚霸主。海外侨民的心还是向着大周的,是真正的自己人。

冷知识:黄皮肤这个概念,是近代西方形成的,在此前的西方记载中,国人的皮肤是白的。嗯,现代很多概念,都是西方定义的。中国是何时丢掉了定义权的呢?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以个人浅薄的历史知识得出的结论,宋朝是一个转折点,整个社会思想自上而下的趋于保守的开端。

这就不难理解,朱棣死后,整个明朝对外快速的战略收缩,士大夫集团不断的蚕食国家权利,有人说明朝灭亡的很平稳,时人很不服气,后人很惋惜。我的观点,没有比一个看似强大的国家平稳灭亡更可怕的事情了,正是因为明所谓的平稳灭亡,才有了清的296年统治,开启了近代华夏的黑暗。还有吹嘘明朝江南工商业发达的,就问你一句,南明比南宋如何?
思绪有点远了,贾琏回头看着海龙头海副使:“情况你都看见了,本帅暂时只能调动一营兵力,余下的需要留下防御滩头,建设营地。”

“以新军的战斗力,一个营足够了。”海龙头也松了一口气,他就怕贾琏对侨民聚集地不管不问,让他们自生自灭。

“出发的时候,多带速射炮!”贾琏又给补强了一下,速射炮这玩意,正面野战好用,有防御工事,并且面对土著的时候是大杀器,这点在过往的平叛战斗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大人请看,西班牙人对华侨聚集地一直防备有加,聚集地远离海岸线,卑职带一部分部下加上一营新军,由本地华侨带路,趁夜色走小路绕过堡垒区,驰援聚集地的问题不大。”海龙头指着手绘的草图,说明自己的意图。看来他的准备工作没少做,能做龙头的人不简单。

“你既然有信心,就这么执行吧。”贾琏直接拍板,没有废话,抽调一个营的兵力,就地休息并准备天黑后出发。

李元非常安静,一直在一边站着,真就是只带了眼睛和耳朵,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贾琏的随从呢。

贾琏等海龙头下去了,这才转身向李元解释:“想要实际控制南洋,没有一定数量的自己人不行。闽、浙、湘南、赣南,两广,山多地少,有大量冗余的青壮,这些人没事情做,必定成为一股不安定因素。风调雨顺的时候还好,但凡有点天灾人祸,极易发生社会动乱。我计划移民南洋,控制一些重要节点。确保海上贸易通道掌握在手里。”

李元听的很仔细,忍不住问一句:“丁口增加而田亩不变,学生曾闻,乃历朝历代祸乱之始。自周以来,再无三百年之治。所言诚否?”

这个问题让贾琏停滞了一下,无法立刻做出回答。想了想才比较谨慎的回答:“历朝历代的末年乱世,往往很难达到人地矛盾的峰值,国家就已经亡了。原因不在底层,而在自上而下的统治者,彻底的烂掉了。如果无法开辟新的巨大的利益渠道,以本朝为例子,如不变法,靠着惯性应该还有百年国祚。陛下变法并非与民争利,而是将本该属于朝廷的利益却被侵占的部分收回国有。以明朝的张居正为例子,变法充实国库,延续了大明五十年国祚。这还是建立在张居正死后,诸多变法被推翻仅余一条鞭法的基础上。”

李元听的一脸黑线,似乎有所领悟了,又问一句:“治乱循环,无药可解么?”

贾琏听了微微一笑:“世人君子多还是小人多?”

李元听的一脸蒙圈,一时半会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贾琏笑着走开,让他自己慢慢的想。

现在需要贾琏做的事情不多,就一个,找个显眼的地方坐下,让所有人一抬头就能看见他。

所以嘛,贾琏在高处摆开一张躺椅,边上是一张茶几,坐在躺椅上,不紧不慢的喝茶,吹着海风。

正在为登陆忙碌的官兵们,看见贾琏时很自然的就安心了,看,贾制台还有如此闲情逸致。

夜幕降临,一处篝火点燃,贾琏坐在篝火边,虽然热,但是为了醒目,也只能忍着,还要忍着蚊虫袭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