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人要脸,树要皮!却有些人没脸没皮!(第3页)

 人要脸,树要皮,咱们遭了灾朝廷没有不管,咱们县令大人也召集周边富商给咱们捐了几天的粮,没让咱们饿死。 

 人家应天府把准备给卫所军官的棉被棉服拿出来给咱们盖,没让咱们冻死,朝廷已经仁至义尽。 

 现在更是让咱们去干点活就给工钱,这么好的事,你还要挑三拣四。 

 难道非要朝廷白给你吃白给你喝白给你发媳妇吗?能不能别这么不要脸?” 

 “说得对,我宁愿去干活,凭自己的手艺混饭吃,也绝不等着别人来施舍。 

 咱们这些人穷,但有志气,咱们没有别人家过得好,但是也不能比别人在志气上落后,你不要脸,我们要脸。 

 我们不要被别人像施舍乞丐一样施舍,我们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凭本事挣钱,这样的钱花得干净,花得踏实。” 

 说得有不少的人举起双手来,“夏大人,您说得对,我们愿意去。 

 听说还有周边棚户让我们等落脚是不?” 

 夏元吉听完了下边这帮人,对于徐老二的批评,心里边舒坦多了。 

 这才是我为百姓着想,百姓报之于琼浆。 

 夏元吉宏声解答:“诸位放心,朝廷已经将京城周边本来用于给买卖人临时放货物的塌房,全部空置出来了。 

 大家有住的地方,去多少人,朝廷都会解决心。 

 甚至你们还可以带上家眷一同前去。 

 你们每天的工钱我不相信,一天能吃完,剩下的工钱,可以到京城听一听那戏曲,去看一看秦淮河上的美景; 

 可以去夫子庙感受感受读书人的风骨。” 

 夏元吉说完之后,百姓们当即欢腾雀跃起来。 

 …… 

 与此同时,京城各大酒肆茶馆都在议论。 

 议论什么呢? 

 议论此次朝廷实施的多条法令。 

 所谓管中窥豹、见微知著。 

 朝廷既然已经打破了官员与买卖人之间的藩篱,再也不持买卖人离开了土地,不事耕作,就是游手好闲之辈的偏见。 

 这一次的联合,虽然可能只是为了灾情而妥协。 

 但是在夏元吉沈立谦他们在宣扬的时候,说的可是清清楚楚。 

 这一次的破例,说不定将会成为下一次的定例。 

 那也就是说,朝廷这边已经释放出了良好的信号。 

 之前之大家伙对朝廷不信任,之所以觉得自己性命不得保障。 

 原因就是郭桓案,导致全天下中产之家,死伤大半,所有人都害怕成为中产之家。 

 所有人在有了钱财之后,都希望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都希望能够藏起来。 

 可是现在却不同。 

 朝廷释放出了这么一个良好信号之后。 

 他们马上敏锐地察觉出来,这一次乃是巨大的商机。 

 四五万人涌入到京城周边,带来了多少商机? 

 二十七万贯的钱财砸下去,会创造出多少商机,他们能够算得出来。 

 这一次朝廷已经发下话去。 

 灾民过来做工匠,工钱会每天发放,连修路、修桥、修太庙、修社稷坛等等所使用到的那些建筑材料,全部都从民间商人那里进行采购。 

 再也不用岁办,让产地的百姓去均摊。 

 如此一来,这个商机,就会变得无限的大。 

 天下有多少人做沙石买卖的? 

 有多少人是做木材买卖的? 

 有多少人是做漆料买卖的? 

 又有多少人是做运输业的? 

 这次的行动,就相当于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周边所有的细小的铁屑,能够把它们都汇聚起来,带动无数产业。 

 他们现在在议论的就几件事。 

 有个商人就说了,“咱们现在知道朝廷释放出了良好的信息,让咱们这些人都能够参与进来。 

 可如果当地官府卡咱们,有些东西咱们是运不进来的; 

 漕运衙门卡咱们,咱们怎么保障利润?” 

 有人回答了:“这方面倒不用着急,听说马上要实行另一条法令,我也是听吏部一位司官说的。 

 他说已经在针对我们这些买卖人制定一些,放开限制的法令。 

 估计会加入到大诰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