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老朱感慨!大明商业开放京城繁荣百倍(第2页)

 大街小巷卖馄饨、卖炸丸子的,卖各种小吃的扎堆; 

 卖糖葫芦的、糖画的成群结队; 

 杂耍班子、唱戏班子纷纷出现; 

 酒楼里边座无虚席; 

 茶馆里边,喝茶听书者众多; 

 各种休闲活动都出现。 

 买卖人能够大量的涌入,使京城的物价在短时间之内下降了很多,使平常百姓也能消费得起。 

 至于京城之外,溧水县周边受灾的百姓,全部都在这几个门外边住着。 

 白天干活,晚上洗个澡,带着家人出外游玩,这是他们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的。 

 以前在家里面种地,谁能想到有朝一日还有余钱,还能够到外面去走一走。 

 现在倒好遭了灾,反倒受到了这种优待。 

 一时间民心凝聚,商人们赚了更多钱。 

 货物得到了大量的流转。 

 长江之外,数百艘大大小小的货船,停靠在秦淮河边上,甚至出现了太多货船拥挤情况。 

 从秦淮河到长江的入江口,每天都会出现拥堵情况。 

 无数的粮船、货船在秦淮河和长江之间日日夜夜穿梭不停。 

 洪武二十四年三月十五的晚上。 

 朱元璋朱标父子二人微服,带着凌蒋瓛以及一众锦衣卫乘坐着画舫,游览秦淮河。 

 只见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 

 即便入夜,秦淮河两边的夜市依旧灯火明亮,亮如白昼,热闹非凡。 

 “五香蚕豆、瓜子、花生米!” 

 “酒酿元宵,桂花元宵,炒元宵!” 

 “糖芋苗,糖竽子!” 

 “油炸干,如意豆腐干,兰花干!” 

 “卖豆腐脑.老淮安豆腐脑!” 

 吴侬软语吆喝起来别有一番韵味,一吆喝,好像空气里面都充满了甜味。 

 “馄饨……馄饨……” 

 “哟!前面的推车小心点,压着脚了!” 

 “爹爹快来,快来啊,我要糖葫芦!” 

 酒楼茶馆人满为患。 

 画舫之上,艳丽歌女弹奏琵琶。 

 岸上面士子们相谈甚欢。 

 见着如此盛景都是露出开怀之笑容。 

 百姓们也是一扫之前的颓丧,带着一家老小,痛痛快快的在岸边游玩。 

 由于市井的繁荣,对女性的禁锢也减少许多。 

 不少的家庭妇女也跟随着丈夫带着孩子一同在街上游览。 

 朱元璋父子二人畅游在秦淮河上,见到这番景象,当即是感慨:“人间盛景,人间盛景啊。” 

 想不到对买卖的限制开放了三个月不到,这京城就能有如此盛景风光。 

 陈寒说得对,白银如果不流通钱,那就跟石头没有多少差别。 

 一旦流通起来,就能缔造天下盛景。” 

 凌汉在边上也是感慨:“陛下所言极是,这可比朝廷干预要好得多,朝廷给出了方向,买卖人是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 

 他们会像闻到了花粉的黄蜂,从四面八方飞扑而来。 

 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大江南北,全天下都按照这样的去复制。 

 如果我大明天下任何一个城池,都有这般的盛景,那百姓们的日子将会是何种程度。” 

 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期待。 

 朱标更是感慨:“陈寒不愧是老天赐给咱们大明的礼物,几句话的点拨,便成就了如今的盛景。” 

 朱元璋背着双手看着眼前这繁华的景象着实的自豪。 

 接着他又问道:“夏元吉呢,这段时间不见他,夜市可是他说要开的,他怎么不来领略这繁华的风光。” 

 朱标笑道:“他可是个大忙人,一刻都闲不住。 

 夜市开放之后,他只是参与遴选了一批夜市官员,其余时候他可是和户部那边的官员,一同审理周边送上来的新制定的鱼鳞册。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那可真正是国策。 

 他和沈立谦每天伏案处理奏章,可比咱们爷俩之前还要激动。” 

 朱元璋笑道:“这两人可都是国之干才。” 

 朱标更是直接道:“内阁十三名大臣已经完成了替换,除了夏元吉、沈立谦以及应天府同知葛有民三人没有替换之外,从甘肃,陕西,云南,四川、两广等地的官员已到达。 

 从他们的嘴中也了解到全天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