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殖民区委员会半年总结!实现了(第2页)

 但对于采矿部来说简直就是神器。 

 而这也是陈寒能够把白银产量,从一个月的八十万人推向了一百多万两的关键。 

 这个家族世世代代都能够熟读汉字,虽然发音已经跟大明官话完全不一样,但听着就那样的抑扬顿挫类似于岭南的语言,也就是粤语味道。 

 陈寒甚至发现这上面不是倭奴的文字,而是属于华夏的文字。 

 可是现在不一样。 

 让他们能吃饱饭,让他们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当中,去做自己的喜欢的事。 

 不过拉回来的粮食、人口、财物又全部都在大明城内。 

 当然每一块矿石里边除了有银还有一些其他的矿产,这就不是陈寒能搞懂的。 

 铁轨一直铺设到海边港口仓储部的银库之内,在那里直接入库。 

 甚至是直接拉着火炮去攻城,让大内氏那些士兵相当于有了一个援助。 

 甚至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陈寒只能将事情做到这个程度。 

 虽然陈寒没有用武力去剥夺他们这份书籍,但要求是让他们的传人带着这份书籍回到大明王朝去,在那里进行传承。 

 同样的也希望从当中拿出五千两白银来买一些肉类,补贴一下那些俘虏。 

 所以慢慢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俘虏进入到大明城来充当工匠,将会加快挖掘的进度。 

 然后每次要拉矿石,都拉扯一下绳索就有铃铛响起。 

 沐英在这方面是相当高明的指挥者,非常会利用这帮小鬼子。 

 让这批士兵在前面当炮灰,攻击其他城池,然后大明的士兵则在后边帮他们打击对方的士气。 

 可陈寒要求的却那么低,一个月一百万两,剩下的又都是所有工匠的奖金。 

 经过几年的积累之后,白银不再需要去跟宝钞兑换,大家都相信朝廷有巨大的信誉之时,白银流入太多,对大明来说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陈寒他们在礼仪部的这种攻心为善的宣传之下,大量的倭奴百姓自发地来到大明城。 

 可这效率就不是一次只能一筐一筐地运送矿石,而是一辆小车接着一辆小车给拉上来。 

 这是陈寒现在能够用上的最好的一种方式。 

 陈寒也没有吝啬,直接是一拍手掌:“我之前就说过,如果你们采矿部能够完成每月一百万两白银的产量,奖励你们采矿部十万两白银,马上兑现,如何分配那是你的事,只要保证得了伱手底下那些兄弟们不会有怨言,你就算是一个人独吞我都没意见。” 

 一个月一百万两,一年一千二百万两的白银,在大明就已经很足够。 

 可以说很多时候如果效率够快的话,基本上还不等那些白银完全冷却,就已经到达了山下边距离十几公里之外的银库当中。 

 每一个节点之间设置的工人就会铰动辘轳,将矿石从矿井之下几十米甚至上百米,慢慢地拉动推上来。 

 当陈寒这么说了之后,连边上的沐英都震惊。 

 节点是根据坡度来设置的,一般来说是五百米一个节点,坡度大的地方就一百米设置一个节点。 

 甚至白银每个月的产量,应该会有更大的提高。 

 甚至陈寒在要准备回去的时候,是准备将这个家族当中至少二十位精英带走的,绝不能够让这种技艺断掉。 

 但是挖采矿部的一些工匠们能区分出来,被一一的区分堆放,说不定今后就有作用的。 

 原本从矿井当中将铁矿石运送上来,最多的也不过就是竖井,然后用辘轳铰动,把篮框给铰上来,然后还是得由人背出来。 

 而且有了这么大笔收入,难道采矿部不应该请大家伙吃一顿好的嘛?”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都起哄,让采矿部主管请大家吃吃喝喝一顿。 

 之后直接以铁轨送到熔炼工坊里面去,然后直接熔炼出大量的白银。 

 后勤保障部主管站起来了,“陈主席您说得对,他们给我们多少钱,我们当然要做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