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陈寒返回大明!皇帝亲自迎接!(第3页)

 他哪天回来,咱就哪天离开!” 

 说着他看向了边上的夏元吉:“夏爱卿,你应该知道咱现在这么做的理由。” 

 夏元吉站前来说道:“陛下,之前微臣不理解您的苦心,现在看到您的做法,微臣心里边实在是有点愧疚。” 

 “那你倒是说说。”朱元璋还是挺想从聪明人的嘴里边了解到这些人能否理解自己的心思。 

 夏元吉于是在边上微微弯腰说道,“当初孟礼兄被刺杀,按照陛下您的性格来讲,必然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可是您并没有。 

 其实您不是不生气,而是很明白,在改革还没有见成效之时,贸然替我等撑腰,会给我等带来致命的下场。 

 如果改革一旦失败,那便是我等绝无退路之时,届时您将不得不斩杀我等来平息民怨。 

 即便是改革成功了,可是在那些反对者的眼里边,我们这些人的成果也将会大打折扣。 

 他们会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我们的能耐。 

 也并不是我们的策略好,而是因为有陛下在后边替我们撑腰。 

 替我们将所有的阻挠者都给赶尽杀绝,从而促成了改革成功。 

 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对于改革以及我们这些改革的官员来讲,都是不公正的。 

 所以陛下您并没有这么做。 

 您的选择是对的,我等虽然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边又受尽了各种折腾,以及不理解,甚至攻击。 

 尤其是知年离开大明,前往了倭奴发展那边的殖民区,更是被他们称作为,是去避祸,是怯懦的表现,助长了那些人攻击改革的嚣张气焰。 

 其实只有少数人知道,知年之所以要去倭奴发展殖民区,正是为了完成改革最重要的一环。 

 而现在他已经完成了,今后有了源源不断的白银的输入,就犹如又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大明的躯壳一样。 

 我们这些改革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即便如此,我们这些人都没有放弃。 

 就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向这位孟礼兄正名。 

 虽然之后工程学院接二连三的又有人退学,甚至微臣手底下诸多官员都受到了恐吓信,令他们不得不退出。 

 这都是那些反对者带给我们的伤害,可是我等坚持住了。 

 我等能够在这种情况之下,改革成功了,便说明,即便是没有陛下的支持,我等也能成功。 

 那是因为知年的改革策略是对的。 

 如今我们成功了,便封住了所有人的口,让他们无话可说,让他们心服口服。 

 这才是对我等最大的保护。” 

 朱元璋在听完了夏元吉的这番话之后,终于是露出了笑容。 

 “希望那猴崽子也能像你一样明白咱的苦心。 

 不过不打紧,他即便是不明白,今天他要是回来了,他也能看到咱送给他的这份大礼。” 

 说着他回头看过去在接官亭外边,跪了一大排的人。 

 人数足足上百,这些人是什么人呢? 

 这些人就是上次策划刺杀陈寒他们的东南沿海的各大商人。 

 商人与商人之间是不一样的。 

 大部分的底层商人对于陈寒非常尊重。 

 可是某些人,他们被挤占了利益之后,恨不得将陈寒赶尽杀绝。 

 所以他们联合在一块,共同出资,共同谋划了这一次的谋杀。 

 他们的确不是京城的那些官员指挥。 

 可是却是被廉价的棉布重伤的大买卖人。 

 触及了他们的利益,他们是真敢杀人的。 

 便在此时在,旁边高耸的观察哨之上,匆忙跑下来一队人马。 

 他们来到了界官亭外跪在地上,大喊:“陛下平虏侯所乘坐的舰队已然开赴至近海。” 

 朱元璋和夏元吉以及江都郡主一听完这话,当即是站了起来。 

 他们眺望着远处,虽然现在他们只看到了那弧线一般的海平面。 

 可是他们相信瞭望塔上面更高一层,用望远镜看到的两三千米之外的景象。 

 那是陈寒的学生,在陈寒离开之后,依据陈寒做出来的第一批望远镜,又加以改进之后的新型的望远镜。 

 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晰,即便是用的镜片也是经过了他们改进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