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水泥 杜仲胶,轮胎,陈寒要改变(第2页)

 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他们这些人脑子里面到底装了多少聪明的方法。 

 其实他们比任何人都要聪明。 

 有些人觉得现在人掌握了那么多的科学技术,就一定要比古代人聪明,这是悖论。 

 “行了行了,看你这么高兴的样子,再不把你给搂住一点,你都要飞上去了。”陈寒笑道。 

 夏元吉听到陈寒这话后,哈哈大笑,“的确是如此,你要是再给我一点成就的话,我真的可能尾巴都要翘上天上去。 

 不过这一切都要仰赖于陛下的信任和英明。” 

 夏元吉做官根本不像是一般人那样的,只会坚持所谓的原则。 

 他为了能让自己那些个政策以及自己制定好的那些一个良好的方法能够执行下去,可以说非常的油滑。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方法,才是真正的为官之道。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用海瑞那样的刚正不阿去做官的。 

 像夏元吉这种做官的才有作用。 

 想要让整个大明王朝跟着他的脚步往前迈步,就不得不牺牲一点原则。 

 所以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总要提一下皇帝的伟大。 

 即便是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拍马屁的话。 

 但是没有一个人不喜欢听这样的话。 

 即便是老朱也不能免俗。 

 所以朱元璋在听到这个话之后也是面露笑意。 

 接着陈寒夏元吉又在整个宁波府转了一遍,甚至到了边上的乡村去转了一下发现百姓们的生活面貌变化了很多。 

 百姓们的日子过得也越发的不错。 

 尤其是那些粮食的价格降低以及税制的改革。 

 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切身的变化,能让他们得到切身的利益。 

 老百姓们发自内心地去夸奖朝廷对他们的关怀。 

 这是陈寒他们没有想到的。 

 也是陈寒一定要去做到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底子,所以陈寒心里边才更有动力。 

 连宁波府周边的老百姓的生活的状态都提升了,更不用说京城附近。 

 在宁波府逗留了两天之后,陈寒跟随着朱元璋起程回京城。 

 朱元璋更是直接是将陈寒拉到了自己的马车上,让他跟自己聊一聊在倭奴那边的景况,以及他在那边做的那些改变。 

 陈寒还真的就要跟老爷子聊一聊现在发展。 

 当谈到倭奴那边执委会这一项制度给执行下去的成果后,朱元璋也惊讶。 

 同时要跟他聊一聊自己在那边修路的情况啊。 

 说到这里的时候,陈寒说道:“陛下,我们在倭奴的时候就知道道路的重要性,所以修建了一条相对平缓的道路。 

 您有没有发现咱们,即便是现在坐在最好的马车上面,也依旧没有办法做到平稳,依旧颠簸不止。 

 即便官道已经每年维修,可是依旧无法做到让马车在通过之时不颠簸。 

 如此一来,您应该知道对于马车车轮的损害性有多大?” 

 老爷子听完这话眉头紧皱,“那还用你说吗?虽然朝廷每年都花费大力气去平整官道,每年都用最好的材料。 

 但日久年深依旧无法避免的沟沟壑壑,下雨之后没办法避免的泥泞不堪,那你有什么意见呢? 

 我知道,你肯定有许多的高见。” 

 陈寒笑道:“第一个我是想要来这里修一条水泥路,陛下您知道我是来自现代。 

 我们那边的路是用一种,各种混合材料类似于我把玻璃给烧制出来的方法烧制出来的一种水泥浇筑而成。 

 这种水泥,比咱们现在用的最好的糯米浆加灰泥粘性还要强不知多少倍。” 

 糯米汁加灰泥就是现在修建城墙之时,用得最好的材料。 

 而民间有钱人也多用糯米浆砌墙。 

 所以在灾荒年的时候,为什么有人会去吃墙皮救命,就因为墙皮里面有糯米浆。 

 糯米浆的粘性也是很厉害的,但怎么来说呢,成本太高了。 

 糯米本身就是粮食,修普通的宅院还好说,但要是用来修城墙,得用多少糯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