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朱标还活着!新思想动员!(第2页)

 陈寒呵呵一笑,“殿下,您活着,又成为了我的老丈人,才是真正的救了我一命。” 

 我们要学的是这些,至于您说的对立,与我们又何关了? 

 可没有想到,站在首排的那秀才只是说道:“先生,我们来到这里大概半年之后发现。 

 陈寒相信只要朱标能够活着,只要朱标能够信任自己。 

 这个皇帝,不仅仅有开国皇帝开疆拓土的武功,更有守成之君的发展。 

 二来皮革也太薄,无法大幅度减轻颠簸,也无法长久地保护车轮不会被磨损。 

 可是却要为了这看不到前程的在工程学院去奋斗,真是自甘堕落。 

 即使是到了近代,都已经可以胜任有余,更不要说在明朝了。 

 当陈寒下了马车,看到朱标神采奕奕地站在了城门口的那一刻,陈寒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而之前只是工匠和商人多,可现在居然多了五百多读书人,这些人每一个都是秀才出身。 

 因为两吨重的汽车的内部构造,没有那么的复杂,但是二十吨重的汽车想要承载这么大的体量。 

 对于陈寒来讲人才是他的第一位。 

 等后边真正需要上大装备的时候再来搞硅酸盐水泥都可以。 

 同样的我们也没有觉得,在工程学院所学的知识,要跟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及儒家的纲常伦理相对立,这是可以互相结合。 

 这种水泥叫做火山灰水泥,不一定能够比得上真正的工业用的硅酸盐水泥。 

 但对于陈寒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培养。 

 能够在这个时候说出这番话来说明他的觉悟是很高的。 

 还可以减轻坐在马车里边的人的颠簸。 

 如果光是这样的话,就没有太大意义。 

 陈寒拜下去之后,朱标更是激动地上前来,搀扶住了陈寒,“女婿伱可是救了孤一命。” 

 那他一定会让朱标在文治武功上面一项不缺,看着朱标,笑呵呵地迎接自己。 

 陈寒上前去看着那些秀才,故意问道,“你们应该知道,我工程学院教授的那些知识,与你们所读的四书五经是不一样的。 

 …… 

 咱们的车轮子上安装了这种东西,就相当于在木轮与地面之间塞了皮革。 

 而边上的江都郡主则是掩嘴轻笑着。 

 它首先自己的内部构造就全部打散。 

 但是装上了这个东西,一天能跑两百米,是不是就多了运力? 

 一匹如此,两匹呢?一百匹呢?一千匹呢?一万匹呢?两万匹、十万匹呢? 

 陛下,您是不是看到了远大的前景了?” 

 还真别说陈寒布置的那些任务他们都完成了。 

 这对于陈寒来讲是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的。 

 这话说得相当的好,陈寒都要给他拍手鼓掌。 

 陈寒说的这些对于对朱允炆来讲也是如此,明明已经寒窗苦读这么多年了。 

 简单的说,就是把烧好的砖碾碎了,然后加上石灰搅拌搅拌就差不多,这对于明朝来讲也是非常简单。 

 朱标带的文武官员迎接陈寒,进入到皇宫之后大摆宴席。 

 而杜仲橡胶做出来的轮胎,就拥有皮革的所有属性。 

 看着朱标,然后抱拳拱手深施一礼,“微臣陈寒参见太子殿下!” 

 当然这不是单纯的为了让人可以更好地享受。 

 你们放弃这些说不定会被人谩骂。” 

 陈寒上前去十分的激动,但他又不能够像现代那样去拥抱一下自己的老丈人,只能是根据古代的礼仪。 

 陈寒说过这是极限,而要如何改造这些,说得很简单,好像就只是把锭子增多了而已。 

 一看就是精神非常好,一点都没有性命之虞,所以陈寒才放心。 

 陈寒回来后工作重心则是放在了在工程学院当中。 

 这不仅又是一两项可以改变国运的东西。 

 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的简单。 

 这可是会被其他读书人所诟病的。 

 特别是现在改革成功了之后。 

 但是用着一般的建设那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完全能够替代。 

 老爷子看着陈寒,脸色十分的激动。 

 陈寒一打响指:“对的,老爷子您说得非常对。 

 只是没有人会想得到这一点。 

 因为古代的环境中,没有那么大的机械性的碾压。 

 可是对于朱元璋来讲,他手上的人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