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税务稽查司比锦衣卫恐怖一万倍(第2页)

 他们虽不参与地方官服的行政管理,但多少知道这里面的道道。 

 大家也都明白,侯爷现在针对的不是我们这些读书人,而是孔家。 

 这可真是天才之举。 

 三个人听到那读书人的反应之后,走到边上一边去。 

 当地官府也怕税务稽查司在征税的时候,糊弄他们,所以当地官府也要查税务稽查司的账目。 

 天下读书人不知凡几,科举考中者寥寥可数。 

 咱们大明虽然比隋唐已经晚了将近八百年,可是隋唐乃至两宋,他们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都要比咱们大明少得多的多。 

 长衫读书人说完了这些,这才转回头来说道:“至于你们说的那个问题,读书人还真就不是很介意。 

 税务稽查司比锦衣卫恐怖一万倍。 

 这话问的周王晋王和燕王一头雾水,还是燕王朱棣脑子比较灵活,马上说道:“这位兄台所言甚是,我等一直在北方经商,近日才到京城,兄台,应该是对刚才我等言论有异议,还请赐教!” 

 现在却不是,真正能够骄傲的读书人,都是那些当了官的。 

 虽说各朝各代以来,田赋看上去都不重,但是这岁办啦、杂办啦才是真正压得老百姓闷喘不过气的恶政。 

 只见的城门外,陈寒乘坐的官船已经在码头上停了下来。 

 他们办公所费,皆从商税当中抽成,官员都势力着呢!” 

 其实非也! 

 晋王也不是本人听完之后道:“这小子能有今天看起来还真不是靠着老爷子还有大哥在撑着,他本身就是个手段耍得飞起的人。” 

 周王这时候又小声说道:“不过把孔家弄成这个样子,又从曲阜招来这么多学生,读书人还不得恨死他,估计生吃他的肉都是轻的。” 

 须知侯爷税制改革后,当地百姓不再给官府支付岁办、杂办。 

 长衫读书人解释起来:“如今锦衣卫从单纯的情报机构变成了税务稽查司你们知道吧?” 

 往常官府衙门上到笔墨纸砚、下到吃喝拉撒,全都是辖地百姓支应。 

 那长衫读书人提到这税务稽查司也是觉得汗毛倒竖。 

 这么一喊,不少百姓都踮起脚来往城门外看去。 

 正说着话,就有人大喊:“来了!来了!看看,来了!” 

 长衫读书人说完之后哗的一下打开了折扇,潇潇洒洒地扇着扇子,好像给燕王他们三个买卖人普及了一样,表情分外的骄傲。 

 每年开春正月到四月期间,都必须到当地户籍所在地税务稽查司衙门去核销纳税记录。 

 他们不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但是会打小报告啊! 

 长衫读书人道:“有了税务稽查司和当地衙门都盯着,你们说商人还能闹到哪样去? 

 说是监督税务的,其实也是监督商人。 

 你好好做买卖不坑人害人,该交的赋税都交了,那你尽管发财。 

 晋王心道:那不是废话吗?这当中有他们自己的利益在,可不得尽心尽力? 

 晋王对周王说道,“看起来你预测的有问题,读书人没有都厌恶陈寒,反倒觉得陈寒给他们多谋了一条生路。” 

 唯有那些迂腐的,一味地崇拜孔家,觉得孔家乃是圣人血脉的才是痛恨侯爷的。” 

 进了这个门槛才能有机会往上面爬不是? 

 所以这读书人不仅没有对陈寒有丁点的厌恶,反倒和其他的读书人一样翘首以盼,等待着要看一看陈寒的庐山真面目。 

 难怪沿途都说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好了。 

 就光使用税务稽查司和当地官府互相牵制这一条,就让赋税制度有一个很好的保障。 

 读书人向来瞧不起买卖人,自己刚才信口胡诌说是商人,岂不是被他小瞧了。 

 但是我却知道后也是怎么对付这些人的!” 

 毕竟三年一届的科场考试,不是什么人都能等得起的。 

 如此的功利心态,早就已经忘记了读书人兼济天下的根本。 

 你以为他们真的就乐意在那书斋当中,寒来暑往数十载? 

 其实那苦得很,无非是想要当官而已。 

 之所以要斗倒孔家,完全是因为孔家借着孔老夫子的名头在外面招摇撞骗,欺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