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郑和有机会提前下西洋!傅友德

 第231章 郑和有机会提前下西洋!傅友德冯胜死得不冤! 

 江都郡主看到自家夫君这么的拘谨,也是扑哧一声乐了出来。 

 说实话,自家夫君一向不是很喜欢拘泥于这些礼节, 

 尤其是陈寒不止一次跟她讲过,后世已经没有这么繁琐的礼节, 

 大家都相处的比较平和,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 

 可是到了明朝之后有很多的礼节让他都有点无所适从,还得慢慢地学习。 

 幸好他到底部学了一个月,虽然别别扭扭的, 

 但至少不会出现一些让人看了笑话的事情。 

 陈寒来到了会客大厅之后依次行礼。 

 “微臣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 

 参见晋王殿下、燕王殿下、周王殿下、楚王殿下。” 

 至于朱允炆和朱允熥两个人在见到陈寒,参见完了长辈之后, 

 也赶紧过来给陈寒见礼。 

 “学生允炆(允熥)见过先生!” 

 大家把各种礼仪都给行了一遍之后, 

 朱元璋让陈寒坐在了朱允熥边上。 

 然后才问道:“猴崽子,看你如此高兴,怎么有什么喜事吗? 

 说来给我们听一听!” 

 陈寒嗨了一声,“唉,能算什么喜事,不过就是了却了一桩心事而已。” 

 “是什么样的心事,说来听听。”朱元璋道。 

 陈寒回道:“老爷子您也知道如今夏元吉乃是户部左侍郎,年纪轻轻身居高位, 

 我是想让您让他调任广东布政司左布政使,让他负责在广州筹建市舶司、协助楚王殿下开垦两广良田以及协助处理南洋分会诸多事宜。 

 再者夏元吉本身就是改革的先锋派, 

 他要是去到了广东,必然能够带着现在改革的成果,把广东给发展好, 

 有他坐镇广东沟通南洋,便能顺理成章,而且事半功倍。 

 如今他已经答应,甚至有非常强烈的意愿, 

 您说这件事情我能不高兴吗?” 

 楚王朱桢眼前一亮,他哈哈一笑:“先生,您这一次那可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我们一开始也担心,夏大人现在毕竟身居高位,年纪轻轻到了户部左侍郎的位置, 

 已经跻身卿二,怎么愿意外放到外任去, 

 可没想到啊,您居然能够说得动他。 

 更没想到夏大人还有如此雄心壮志, 

 真乃我大明商会南洋分会的幸事也。” 

 朱元璋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好,好,看到你们后辈能够如此齐心同力,咱非常欣慰。” 

 燕王朱棣则是笑道:“侄女婿,你可不能偏心啊, 

 伱给了南洋分会一个夏元吉如此大才,也得给我们北洋分会分个人才。” 

 陈寒立刻回道:“燕王殿下人才自然有,不过我可得先向您讨要两个人才。” 

 朱棣和大家看了一眼之后道:“哦,我还没向你要人才,你倒向本王要了, 

 也行,你要哪两个?” 

 陈寒笑道,“一个是您身边的一名年轻太监马和; 

 另一个是张玉之子张辅,他们现在都还年轻,我是觉得他们另有作为, 

 我想让马和今后要跟随夏元吉,今后能率领舰队南下南洋。” 

 朱棣愣了一下,马和一向机灵,而且军事作战能力相当之强, 

 别看年纪轻轻,而且还是一个太监, 

 但绝对是一把好手,他一向是将马和当做自己身边的高级参谋。 

 可没想到陈康居然要让他去下南洋,而且是率领舰队,这让他很是奇怪。 

 陈寒解了他的疑惑,“殿下有所不知,马和一家都是伊斯兰回回清真教信徒, 

 他的父亲很早之前就曾经到过伊斯兰国家麦加朝圣。 

 从小耳濡目染,一方面是让马和心里有朝圣的念头,这是他愿意下南洋的动力; 

 二来他家族对西边的诸多小国风土人情以及路线相当熟悉, 

 由他当作向导,是事半功倍; 

 再则语言也精通,岂不是妥妥的人才? 

 将他放到塞北我觉得有点糟蹋人才了,不知殿下您觉得如何?” 

 燕王朱棣听完之后哈哈大笑,“原来如此,那行既然你看上了,那没话说, 

 至于张辅,他现在十六七岁,的确很得他父亲张玉真传,也是一员小将, 

 跟随在你身边,让他多见识见识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