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分二十年还清赔款!把女真人迁(第3页)

 考察完了之后他又得赶紧回到京城去。 

 现在的自己简直就是个陀螺啊,忙得脚不沾地。 

 辞别了燕王朱棣他们,陈寒一路从北平西进,不了几天,就到达了宣府。 

 宣府在现在的河北张家口宣化,这里可是扼守鞑靼南下的重要隘口, 

 在正统年间,战神朱祁镇被瓦剌给抓住,为了从宣府的关口南下,把战神推出来叫门。 

 这里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险要,几乎全部都与鞑靼接壤。 

 陈寒过去的时候,就看到边关的百姓对于与鞑靼进行交易,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抵触, 

 甚至因为现在陈寒鼓励经商的关系,此处的商贸环境非常的不错。 

 而鞑靼的普通百姓也对交界处的市场非常地看重。 

 陈寒甚至出了关城前去城外的大市场查看情况。 

 陪同着他的是宣府总兵赵怀德。 

 他是个文人武将,能文能武。 

 这种现象在明朝还是很普遍的。 

 明朝的文人大概可以分两种,一种就是酸腐的,喜欢结党营私,蝇营狗苟。 

 另一种就是赵怀德这样的,正经科举出身,平常也没有表现出多么的热爱军事, 

 但是一旦边关告急的时候,这种文人往往能够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当然不是说他能够披甲上阵,在两军当中杀敌人个尸横遍野, 

 这种不是统帅,是武将。 

 赵怀德是统帅,所以他在治理宣府的时候,就比较注重调节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 

 他能看到两个民族之间老百姓可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管,你们上面是不是在打生打死,老百姓的愿望很简单就是为了活下去。 

 赵怀德看到这种情况就鼓励双方互市贸易。 

 如此一来到还真的是减少了不少的冲突。 

 尤其是最近朝廷的政策是鼓励经商,赵怀德更是抓住这个风口,大力地推进大市场的建设。 

 如今在永宁、靖安、牧马堡、样田等处都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大市场。 

 “赵总镇看起来还真是贯彻了朝廷的国策啊!”陈寒道。 

 赵怀德身形魁梧,满脸的络腮胡子。 

 真可真是明朝的钟馗。 

 看起来老爷子录取进士还真不像唐朝那样看重容貌。 

 或许是在宣府这样的边关重镇浸染久了,他的性子相当的大大咧咧、豪放无比,可真不像是个文人,倒像是个上阵杀敌的将军。 

 “国公爷,这可是拜您的国策所赐,以前我等开放市场用于贸易都是偷偷摸,如今可以光明正大了, 

 您虽然不是菩萨,但是您才真的是有颗菩萨心肠, 

 大明与鞑靼之间虽然打得你死我活,但是老百姓才不管这些,不管是大明的百姓还是鞑靼的百姓,他们只想好好活着,有这样的大市场,大家倒买倒卖,不知道和谐了多少。 

 不瞒您说,本镇属下的将士们经常还能吃到鞑靼的羊肉呢!” 

 赵怀德的神情非常的潇洒。 

 “赵总镇,你们这样的大市场纳税情况如何?”陈寒问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说实话这样的边关市场,要是能够做到纳税全额,那就真的是见了鬼了。 

 赵怀德也是一点都不隐瞒:“国公爷不瞒您说,我们倒也想按照您说的那样纳税,但边关人员流动大,根本不可能有集中的收税点,我们能做的就是按照出关货物多少进行抽分, 

 比内地是要低很多,但考虑到边关互市贸易上面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值钱的,就没有过多的要求。” 

 陈寒大致了解了情况:“你说得不错,想要在这种情况下拿到更高的税额,的确是强人所难了。 

 这样,你写个折子,把你们推进边关贸易市场大致情况给我一份,到时候由我来上折子给太子殿下,要搞就搞大一点, 

 我有意在宣府和大同之间建设几座边关城镇,用水泥路面硬化,红砖建造,一方面是建几个桥头堡重镇,另一方面也方便你们进行贸易, 

 届时不管是鞑靼商人还是大明商人都同样纳税,以此来补贴边关将士的军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