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边境建城堡!准备将茫茫戈壁收入囊(第2页)

 经过这次调研,陈寒更加确定了要开展互市贸易的想法,同时更加坚定了要建设更多的城镇来维护和平的想法。 

 “赵总镇,你这次就好好带人前去周边考察一下,看看哪里适合建设城镇,哪里适合修路,都用图纸画好。 

 我现在马上要到太原去,到时候你可以让人把所有的资料都给我送到那边去,钱方面的问题我来帮你解决。” 

 赵怀德喜出望外:“那敢情好!如果朝廷能多出您这样干实事的官员就好了,少些只会扯淡的官员比啥都强。” 

 哈哈哈…… 

 果然是武将啊说话就是快人快语,弄得陈寒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 

 离开了宣府边境之后,陈寒很快来到了宣府的宝钞都提举司衙门。 

 这里的衙门建设更快的是因为里边关近,曾经这里的税收问题一直都是一笔糊涂账。 

 糊涂帐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是粮草转运的重镇。 

 虽然现在老爷子的手段狠辣,震慑得许多人不敢贪污受贿。 

 但真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军方大佬包括赵怀德在内,都在粮草问题上面多多少少有问题, 

 他们贪污倒不是为了自己个人的钱包,很多是因为军户们过得实在太苦。 

 就赵怀德这样的武将他的底细早就被查得一清二楚,他还是很实心用事的,所以这点小瑕疵老爷子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陈寒这边,让宝钞提举司加快进度在这里设立衙门的目的,也是方便出关做买卖的人。 

 果然宝钞都提举司衙门在这里落户之后很快就业务繁忙。 

 这里来来往往做生意的人太多了,内地的商人出关做买卖,关外的商人要把羊毛羊肉倒腾到关内来,都需要大量钱财转运。 

 这里虽然很难将所有的商税搞清楚,但是有了这个衙门之后以后这种事情就会少很多。 

 衙门内。 

 陈寒坐在了大厅里面,看着工作人员不断处理业务,看着来来往往的买卖人高高兴兴的离开。 

 每个人来之前都是大包小包的黄白之物,离开之后都能得到几张崭新的票子。 

 一开始大家的怀疑在经过了两次税收之后,也就荡然无存。 

 以前他们交税都是朝廷官员来催促,现在他们交税都是自己来衙门自己交。 

 以前做生意带着大包小包的黄白之物出关,实在是太不安全,现在好了,带几张纸出去就行。 

 关键是经过了一年的实践之后,关外的鞑靼人也认宝钞,这可就大大方便了买卖。 

 又安全又轻省,这可是所有人都喜欢的事情。 

 陈寒喝着茶,边上站着的是宣府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大人。 

 “你坐吧,不用站着我就是先看看情况。”陈寒道。 

 没想到王家和这个提举还真是拗脾气。 

 “国公爷您真是会开玩笑,别的衙门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规矩,咱们这个宝钞都提举司衙门您可是我们的头,在您面前还有我坐的份,您能来我们这偏远地方看看情况,外面的弟兄们排队都想跟您见一面。 

 这回您来了不管怎么样都得吃个饭再走,让弟兄们能和您见一面。 

 不少弟兄都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这里离京城太远了,不能和您这样存在于神话当中的人见一面。” 

 哈哈哈…… 

 陈寒不由地大笑起来。 

 他都没有想到自己现在居然有这样的威望。 

 “好!你去安排一下,怎么样都要看看你们,你们可是我的嫡系!” 

 这句话说得让王家和非常的舒服。 

 宝钞都提举司衙门所有的弟兄都是锦衣卫当中的人,他们的顶头上司按说是锦衣卫指挥使,但不少人都知道,在指挥使上面的就是陈寒。 

 因为现在宝钞提举司和税务稽查司都隶属于商务司下面,又有传闻到时候商务司马上要从户部独立出去,成立一个商部。 

 那第一个商部尚书不就是陈寒吗? 

 那时候自己这个宣府宝钞都提举司的提举,就是商部下面的官员。 

 而作为创始人的陈寒可是功劳甚大,要不是有陈寒他们现在哪有这么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