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即便当了俘虏,他们还在内讧!!(第2页)

 张玉和朱能此时满脸都是骄傲。 

 因为这场战他们作为先锋,立的功劳是最多的。 

 到时候论功行赏他们两个一定能够有个好位置。 

 而其他的士兵此时也是咧着嘴笑的合不拢嘴。 

 这是打的太顺利了,没怎么用力了,他们就倒下了。 

 果然国公爷弄出来的这些武器好用。 

 虽然在之前枯燥无味的训练了快一年,大家都有怨气,觉得这东西能有什么用。 

 可现在却发现还真是有大用,如果不是这些个好武器的话,要与草原骑兵对抗,那得牺牲多少人,才能换来现在这恢宏的胜利? 

 要知道,这里面光投降的可就有接近五万了。 

 五万人是个什么概念? 

 虽说前面自家已经歼灭掉了好几万的草原部落骑兵。 

 但那些大部分都是乌合之众,厉害一点的,也不过是那两万准备做前锋的草原骑兵。 

 而要是放在还没有拿到这么先进的武器之前,要与他们对抗,要牺牲的多少战士就可想而知。 

 而现在打了一个多月统计下来,明军这边的伤亡不到二百。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概念。 

 谁敢想象啊,花不到二百的伤亡,就能够打这么大场胜仗。 

 而且还俘虏了五六万的敌人。 

 这么夸张的战损比,即便朱棣都在想,自己这么报上去父皇,会不会怀疑是自己在造假。 

 因为实在是太夸张了。 

 他们这些领兵作战的将军,报战损的时候,那都是往少了报。 

 这样才能够显示自己指挥的才能。 

 可现在就连朱棣都觉得,自己如果报这么少,别人会不会怀疑自己在造假。 

 父皇他们会不会觉得自己太过于虚伪。 

 不过姚广孝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姚广孝告诉他,因为有如此好的武器,并且这一次科尔沁草原似乎没有那么的团结,他们打这场仗就不是为了拼死拼活,而是为了更好的投降。 

 所以这也能解释了,为什么这帮人毫无斗志。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真正的打仗。 

 他们是因为北边越来越冷,没办法活下去,想要明朝赏碗饭吃。 

 但又害怕明朝会亏待他们,所以才故意闹出这么个事情。 

 让明朝看看他们的本事,那明朝今后也可以用。 

 其实就是一句话——要面子。 

 姚广孝这么一给他解释,朱棣心里面就松快多了。 

 “大师都这么说,本王也觉得是如此,好,立刻将他们所有人就地看押,择机凯旋,届时全部带回北平府周边。” 

 朱棣的意思很明显,这么多骑兵被收归了大名,那必须得要好好培训利用,绝不能浪费,这些可都是精锐。 

 虽说没有大明的火枪部队这么厉害,但以后用作其他地方的征伐还是能用的。 

 不是每一个国家的兵力,都有大明现在这么的强。 

 这些蒙古骑兵之所以打不过大明,不是因为他们本身不够强,而是因为大明的火器更强。 

 但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些让朱棣都没有想到的事。 

 朱棣跟姚广孝张玉朱能在帐篷里面商议事情。 

 商议什么呢? 

 主要就是因为,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一次,之所以科尔沁草原部落全部投降。 

 不是因为打的有多好,而是他们自己内部之间互相有间隙,甚至互相的利用,才让大明这一次占尽了便宜。 

 既然他们是互相的不服气,并且互相都想致对方于死地。 

 那就得想一想,要怎么来分化掉这些人。 

 毕竟五六万人,不是一股小势力。 

 粮草的供应是需要大名来完成的,如此多人的人吃马嚼,如果让他们白吃大名的粮食,那岂不是对不起大明的老百姓? 

 所以绝不能出现那种事。 

 就必须把他们给利用起来。 

 但是有一点是,这些人还各自有首领。 

 他们虽说投降了,但你要是跟他说,从此以后你们的这些首领也跟这些小兵一样,不允许你们指挥这些小兵,你们自己找个地方爱干嘛干嘛去。 

 那下边这些人也会不服气。 

 到时候你很难指挥他们。 

 但如果将将士的指挥权,交给那些首领,大明这边能放心吗? 

 如果这帮蒙古骑兵,就是为了在这冬天里能够吃上一口饭才投降的. 

 等他们吃饱喝足了之后,春暖花开,又一拍屁股回到草原上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