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老朱:你以后是大明的守护者,你要(第3页)

 因为现在的大明王朝为了鼓励读书人读书,给了他们很多的特权。

 导致这些读书人现在大量的心思,不是放在如何才能够创造更多的思想,如何能带领大明往前走。

 而是想着如何保住自己的家族产业。

 如何让自己读了书中举之后,自己的孩子依旧可以走自己这条路。

 甚至也可以根据自己铺好的路走得更远。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最好的办法就是和某些人联合。

 我给你方便,你到时候就给我方便我对你的孩子留一条后门,你对我的孩子也留个后门,在这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之上,他们结成了密切的友谊,慢慢的就形成了结党营私。

 在大明初期之时还没有那么明显。

 但是到了中后期开始,各种党派就滋生了。

 这些党派是通过什么联合在一块的呢?

 首先是联姻,第二是做生意,第三个是家族联合。

 导致后期大量的大财阀、大家族拥有着与朝廷官府抗衡的能力。

 毕竟到了明末之时,由于朝廷腐败无能官商勾结,很多的有钱人家根本就不听从朝廷的调动。

 以至于崇祯时期想要打仗,那些富户根本就不出钱,也不出力。

 眼睁睁看着大明王朝的天下就这么被满清鞑子给占据。

 眼睁睁看着那些一个无辜百姓被满清鞑子给屠杀,他们却无动于衷。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们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他们只在乎自己眼前的这些东西。

 至于其他的东西他们不会去看。

 而之所以满清鞑子能够入关,能够坐稳天下,也是与他们的利益交换。

 满清鞑子很明白自己要掌控的,不过就是那些普通老百姓。

 至于这些个有钱的大地主阶层,你只要与他们进行交易也就是了。

 这些有钱阶层是怎么来的?

 不正是因为从明朝开始大量的读书人,经过科举考试拥有了特权之后,可以维护自己的家族。

 可以让自己的家族从此以后摆脱阶级的束缚。

 然后获得更多的机会。

 甚至能够真正的传好几代下去。

 他们一代又一代的财富的积累,一代又一代人脉的积累,早就比不知多少普通百姓强的多。

 普通百姓挣扎一辈子或者挣扎几辈子,都不可能跟他们相比较。

 以至于他们更加维护自己的利益,更加希望能够通过联姻解答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如今这些文官就是如此。

 他们不愿意让武将出来做事,不愿意让武将占据优势,就是想着能够通过自己这些个文官解决一切问题,掌握一切权利,从而牢牢地把自己利益最大化。

 陈寒就是知道这些文官是怎么想的,所以才会如此的对待那些文官。

 所以才会那么极力的反对文官掌权。

 老爷子看出了陈寒的表情后,笑道,“所以现在咱不是和你岳父一起支持你开设所谓的学院?

 然后让更多的不属于读书人的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到观官场,跟他们一起去竞争。

 如此一来,才能充分保证咱们大明的新鲜血液,不再出自读书人。

 同时也听从你的建议,成立了税务稽查司。

 将那些敢于偷税漏税的人全部给抓起来。

 文官现在最多也就是嘴硬而已,他们哪敢再有其他的动作。

 既然如此,你就大方一点,管他们胡言乱语什么。

 咱们大明王朝不能没有这些个文官,但大明王朝更需要的是有一个更加开明的王爷来领导武将。

 说句不好听的话,咱迟早要先走,你岳父也会走在你前面。

 即便是九边藩王个个都会走在你前面,以后我大明王朝的天下由谁来守护?

 还不就是你。

 允通现在还年轻,他是你的弟子,你觉得你如果都这么躁动了,今后他来当皇帝,不会比你更加躁动?

 你想让他成为一个无脑的君王?

 培养他是你的责任,你既是他的恩师,又是他的监督者。

 他若不能成为一代明君,你以后到了地下你都没有办法向咱交代!”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