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不甘心的文官准备污蔑燕王!(第3页)

 陈寒他们甚至将宝钞的面值越来越小化,精准到定位十文钱二十文钱这种小额的纸钞。

 因为面额最小的宝钞都到达了二百文钱,二百文在大明初期。相当于二百多块钱。

 谁家里边天天拿着二百块钱的纸币去花,在完全有保证的情况之下。

 现在所有的百姓其实不排斥战争,尤其现在战争对于国内经济的促进,是相当大。

 比如朝廷采购粮草物资,完全是现金结账,根本就不拖欠。

 老百姓们能参与到其中,赚的盆满钵满啊。

 更别说那些大买卖家了,更是趁着这样的一个机会把生意做的翻了个倍,甚至翻好几倍。

 规模扩大人员增加招了更多的工人,那些在乡村里边曾经因为是黑户不敢出来务工的老百姓,由于家里边税收降低之后,没有那么强的压力。

 于是多出来的人口,也不至于被一辈子困在了田地里,便纷纷出外打工。

 尤其因为现在户籍管理制度的松懈,不再限制老百姓在当地务工。

 不再限制老百姓的出行,不再用户籍制度卡着百姓流动。

 就这一举动,立刻是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曾经朱元璋觉得让老百姓们,待在原地不走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天下平静。

 可是现在陈寒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即便没有用户籍管理制度,其实老百姓们在有更多的金钱的支持之下也不会混乱。

 他们更想要获得很好的务工环境。

 老百姓们没有那么复杂,其实他们想要的很简单。

 那就是吃得饱穿得暖。

 只要有这些个条件在就不会混乱起来。

 相反的如果一天到晚的压榨百姓,一天到晚的把老百姓们弄得苦哈哈的。

 即便你有再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该乱而不是一定要乱,这是不可避免的。

 也正因为现场老百姓们的日子过得很好。

 所以才能够把老百姓们牢牢的掌控中。

 也不是说掌控。

 只要给百姓们提供了更好的生存环境,老百姓们乐得让你统治他们。

 汉人民族这个民族是最坚韧不拔的,只要能吃得饱饭,他们就不会造反。

 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其他的民族还追求个性,追求自由。

 唯有汉人民族把这些对他们来讲不切实际的都给摒弃掉了。

 老百姓们只追求吃得饱穿得暖。

 这可能就是环境造就的吧。

 所以这些文官觉得战争可能是百姓们不喜欢的,完全就是自己的异想天开。

 老百姓们其实对于没有打扰,他们正常生活的战争是非常开心的。

 又能感受得到大明现在改革变法之后变得强大,然后迫使周边国家对大明进行称臣,谁不愿意?

 其实老百姓们能感受得到这一份荣耀感。

 甚至因为战争,让如今不少小国的好东西能够流入到大明。

 老百姓们既开了眼界,也方便了他们的生活。

 尤其是香料的进入,更是让老百姓们的生活过得很好。

 由于猪肉的食用,慢慢的进入到了普通百姓的饭桌上面。

 但是猪肉这个东西,一是没有掌握阉割技术,会使它内部的味道很重;

 第二是没有更多的香料,来掩盖猪肉的腥膻味道。

 所以即便很多人,只能没有办法接受猪肉这种食材,却对猪肉并不感冒。

 大家还是想着要吃很好的羊肉。

 但因为现在香料的进入,大量的香料可以给烹饪这道食材,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厨师有了更好的发挥空间,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

 即便是在不靠近海边的北平府这边,老百姓们都能够接触到从南洋过来的香料。

 这难道不是现在战场上面开打之后所带来的好处?

 所以这些个文官在这里异想天开,觉得老百姓们通通都厌恶战争。

 其实老百姓厌恶的是打了败仗的战争。

 打了胜仗的战争,谁不喜欢?

 既带动了朝廷的发展,同时也让自己日子过得更好,岂不两全其美?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