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文官们集体‘反叛’!(第3页)
他本来眼珠子就通红,一听到这个文官居然去找朱棣,冲了上来,抓住那个文官的肩膀,用力摇晃。
“你们去找他干什么?找他干什么?难道要通风报信?难道要告诉他老夫的计划吗?”
那文官立刻把他的手给打开。
“对,我们就是要去告诉燕王殿下,你到底要干些什么?我们与你不一样。”
礼部侍郎听后噔噔噔往后倒退了好几步,“你们居然敢背叛我。”
其他文官立刻上前去,“谁背叛谁,把话说清楚,大人,您是礼部侍郎,您是礼部的二把手,您是这次钦差的头。
我们本应听您的,但是您干的那些事,我们良心上过意不去。
我们跟您讲过,我们在军队当中看到的,
我们在民间看到的。
我们听到将军怎么说?
士兵们怎么说?
百姓们怎么说?
看到了北平府如今发展这般的好。
看到了北平府军民鱼水之情。
可是您到底想要干什么?
你想污蔑他们,你想让燕王殿下成为阶下囚。
你想让整垮改革变法,想在燕王这里找到一个突破口。”
此话一出,立刻让礼部侍郎面红耳赤。
他那通红的双眼瞪着说话的文官,想要反驳但却无话可说。
他的确是对改革变法充满了成见,甚至是仇恨。
因为他的亲弟弟因为改革变法中风,变得嘴歪眼斜。
他的家族都因为改革变法而没落。
他们家族从元朝开始就是诗书传家。
可以说在当地赫赫有名。
他们家为什么能够一直有这样的威望?
靠的就是读书科举,靠的就是中了功名之后成为人上人。
让那些个泥腿子们见到自己就必须跪下来喊自己一声老爷。
让那些当官的看到自己也不敢摆官威。
即便自己没有当官,可是那些官员在自己面前,也不敢摆他们的官威。
那种威严,那种气势。
那种无与伦比的自豪感,是他坚持读书的动力。
遥想当年,寒窗苦读,六月的天,蒸笼一样的书斋里面挥汗如雨;
十二月的天,书斋里边如同冰窖,手被冻硬,可依旧孜孜不倦。
都是因为知道一旦自己高中,得了功名,便可成为人上人,立刻乌鸦飞上梧桐树,变成凤凰。
可现在陈寒的改革变法一来,立刻将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击碎。
连孔家都被陈寒给打倒。
几代衍圣公的尸骨被拉出来鞭尸。
这般鞭尸,不仅打的是孔家人的尸体。
更是打在了所有读书人的脸面上。
身为读书人,靠的就是读书中举,获得人上人的地位,难道不该有感恩之心?
难道不该对陈寒这种人进行口诛笔伐?
然后将他踩到泥地里,如此才能报仇雪恨?
所以他很不理解这些文官为什么不能跟他同仇敌忾?
为什么不能跟他一起讨伐陈寒。
明明陈寒也没有怎么对他们好。
明明现在来到了北平府,进城门之时还受到那样的对待。
他们应该生气,应该愤怒,应该要跟他一样去讨伐朱棣他们才是。
揭穿他们的阴谋,暴露他们弄虚作假的事实。
让朱棣这些个人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被钉上,被永远喊成是弄虚作假者
为了一点点军功不惜少报战损。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些文官根本跟他不一样的心思。
人家心里面比他要正直的多。
即便在城门口受到那样的打击。
可是他们却能够转变心思的认为,为何百姓们会这样对待自己。
不是因为百姓们恨自己个人。
而是因为自己代表的是来,调查朱棣他们弄虚作假的情况。
百姓们知道朱棣他们根本就没有弄虚作假,所以对他们这些个调查者非常的生气。
这是应该的。
这是因为百姓们拥护朱棣。
他们如此军民鱼水情,应当歌颂才是。
而不是这般的去打击。
而不是这般的去污蔑,所以他们更能够认识到。
朱棣他们在北平府不仅没有造假,甚至对老百姓们非常好,要不然老百姓不会这么维护他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