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文官:陈寒你就只会这点收买人心的(第2页)

 现在他终于找到原因了。

 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些个做买卖的人居然也会对改革变法交口称赞。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你这只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我们这些做生意的可以昂首挺胸。

 我们赚的钱又多,安全保障又有,又有尊重,这一点赋税交上去算得了什么?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礼部侍郎最后是失望落魄的从这家小杂货铺出来的。

 这里的改革变法对老百姓们很好。

 凭什么会这样。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一小小的杂货铺,每天的进账居然有十几两银子。

 之前那个掌柜的人家是有店铺,一天进账十几两银子,他们当然不会在乎那点赋税。

 所以他们才会那样的奋起反抗。

 要不怎么说有些人是真的心有问题。

 他就相信刚才那个掌柜的说的是对的。

 我绝不能让你这么搞下去。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是现实发生的事情。

 所以想到这里其实他非常的不乐意。

 如果陈寒提高了那么高的商税的话,那这些老百姓还不得要交许多的赋税。

 边上更是形成了市集。

 陈寒改革变法,主要就是从这些生意人身上拿到更多的赋税。

 我们做生意的交那么高的税,这说不过去吧。

 但是看到北平府这市面上面的人流量居然如此之大,他就有点相信了。

 礼部侍郎听到这里就更加不理解了。

 一看就是刚刚从地里面拔出来的新鲜的菜,还有一些咸菜之类的。

 他看到这小百姓估计是不知道改革变法到底是什么的。

 为什么就不能收他们的高赋税?

 而要对我们这些一个立功劳的,科举考试有功名的人去进行收税?

 尤其是看到很多的各个地方的人穿戴的不一样,却集中在了这么个小小的北平府。

 我们都是一样的人。

 可是他却看到了另外一点。

 当然我们不能说骄傲自满,但至少比之前要好。”

 现在也没有人什么打劫了,朝廷的官兵手上都拿着火枪火炮,那些山贼土匪见到了掉头就跑,他们不敢沿路抢劫,我们安全许多。

 即便他曾经也是一个热血青年。

 要知道那是一个普通百姓,可是没有多少税啊。

 都是大明王朝的子民。

 “可是我听说你们交了很多的税,这么多税,你们难道心甘情愿去交嘛?

 就算你说的利润这么高,可是交这么高的税,心里面甘心吗?

 要不怎么说礼部侍郎这个人是,当官当了一辈子之后,对老百姓其实早就已经没有了同情。

 老爷子你要知道,在前两年我们这些个做买卖的人,哪里会有像现在这么高的地位。

 怎么可能会这么好?

 这个对生意人来讲是最重要的安全保障。

 有了这些,您说我们会心不甘心吗?

 之前我们走到哪都被人家低看一等,之前我们去哪,都容易遭到各种不公平对待,现在没有了。

 他想要听到的是,这些百姓对当前的改革变法充满了怨恨。

 这么一看的话,人家这么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可能一年就几千两年的进账。

 自己是文官。

 对付老百姓用这种办法是最好的。

 礼部侍郎听着掌柜的这般的自信,愣了一下,甚至琢磨了一下词汇之后说。

 礼部侍郎愣了一下。

 这让他更加的不理解了。

 礼部侍郎就想,生意人一定会有怨恨才是。

 曾经在当小官的时候,对老百姓们的吃喝拉撒也非常关注。

 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所以正因为有这些原因在,这里老百姓们才会过得这么好,才会这么的拥护改革变法。

 不过他虽然这样想,但是却不得不说陈寒用的这个办法实在是非常的容易收买民心。

 所以他想到了这一点之后不再去看老百姓们到底是怎么过的。

 就算是普通百姓,您去问问,之前谁家里面有小孩会对他说以后去做买卖。

 路上面也有铁轨、也有馆驿,让我们吃住行方便了许多。

 就算是大部分都是种地的,可是他们交的税,如今这两年其实是不如这些個做生意的人交的那么多的。

 有兵马司或者巡检司的沿街去收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