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陈寒:我的制度绝对不会有错!(第2页)
尤其是对于改革变法这一块的看法。
所有人都觉得迎来了新的变化,迎来了新的人生,可是后面又发生了什么?
人内心是贪婪的,他们是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得越来越猖狂的。
既然道不同,那便不要走在一块。
一个多月之后。
老朱对于这份奏疏,倒是挺重视。
让他们按照所有已经制定好的各种制度去执行。
你们没有看清楚,只有我能够看得清楚,你们这些人都一个个是弱智笨蛋,只有我一个人醒着。
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人情世故这方面太多。
朱棣倒是非常感谢这些文官能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考虑这个问题。
……
虽然礼部侍郎这一听就是个歪理,甚至有些个矫枉过正。
我们想的是你能够幡然醒悟,能够跟我们一样,走在一条康庄大道上。
咱看历史书上记得也是如此,难道你的改革变化就不会随着时间,有官员在此在这上面做文章?”
陈寒拿着礼部侍郎的这份报告看了一遍又一遍,哼了一声,“简直扯淡!”
文官们摇摇头。
通过税务稽查司和宝钞都提举司调查的情况,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然后再制定完善合适的绩效额度,让官员们既能够完成,同时又是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的。
有文官就上前去说道:“殿下我等无能,没有办法把礼部侍郎给说服,他坚持己见,一定要在改革变法上面多插一脚。”
其实这个时候的礼部侍郎早就想这么做了。
“他甚至认为所有一切都是假象,我们没办法说服他,只能在这里先告诉您一句。”
而现在陈寒用口考成法,用各种监督机制来监督这些人。
而这些制度又是灵活多变的。
而绝不仅仅只是靠人,靠的是制度,靠的是律法,靠的是激励。
可是你又能说什么呢?
礼部侍郎毕竟不是一般人,那可是礼部侍郎啊。
哪一条律法,可以保证管理、监控所有的事?
面对今后的环境,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把政策进行调整。
“百姓们没有表现出一点的不好,这就代表改革变法,现在是好的。”
嘉靖皇帝那么聪明的一个人,最后还不就是只能一遍一遍的妥协。
所以在这种节骨眼上面,文官还能够对他们武将有这样的好感,愿意提醒他们,愿意为他们担保,实在是难得。
虽然这有时候看上去很机械。
等文官离开之后,朱棣他们也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这些礼部侍郎都写在里边,相当于弹劾朱棣。
甚至非常感激他们在这个时候的仗义。
人这种东西是最不能够相信的。
尤其是看到如今大明王朝四散开花一样的打仗,对他们来讲那就是一种浪费。
老朱看着他不服气的表情,把鱼竿放在一边:“别人对你的看法就是扯淡,你自己说的就不是扯淡,你最好说出一个让我等都能够信服的理由来。”
改变了我们对文官的看法,实在是让我等佩服你们这样的胸襟。
但这却是最好的方式。
看陛下如何裁量我们两种看法。
奖励有上升通道有金钱奖励,甚至还有荣誉奖励,多方并举,使官员们在自我监督的环境下面,对自己所做出的工作负责,这才是考成法、还有多项措施并举实行的真正作用。
没有平衡机构。
朱棣更是深情地说道,“几位能够在关键时刻对我等进行提醒,让我等见识到了文官。
如此极的确能使改革变法推行的极为顺利,可也很快得罪了所有的文官。
他身居高位,又掌管着礼法的一些解释权,到时候他说出来的话必定有一定的分量,那大家就得准备如何应对。
他们三方要想共同作弊,牺牲的一定会是三方的利益。
你要跟他们讲改革变化,他们就跟你讲礼法。
反正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能够像踩着西瓜皮一样滑到哪里算哪里。
一下就让大家伙懵了。
说完他们就要离开。
尤其是能够在城门口遭受到北平府这么多百姓们的类似羞辱吧,还能够对北平府这些百姓抱以这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