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锦衣卫就是朱元璋的耳目!(第3页)
于是蓝玉也只能陪着笑脸说道:“跟你玩笑玩笑都听不出来,可见你这家伙平日里是个多无趣之人,你的手下应当也不太敢跟你开这种玩笑吧。”
指挥佥事当然也是个敞亮人,话说到这里也就类似于点到为止了,于是笑一笑,“大帅所言不差,凭日属下人缘还真不是太好。
所以遇到了像盗贼那样江湖人,有时候也难免跟他多聊几句。”
听到蓝玉王弼跟指挥佥事之间的对话,夏元吉始终没有说话。
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其实锦衣卫在此地监视着蓝玉和王弼的力度,远不如自己的力度那么大。
在皇帝的眼中,统帅想要造反,如果不跟文官相结合是很难成功的。
夏元吉来到此地,在一定程度上,重要程度要高过于蓝玉跟王弼。
也正因为年纪轻轻的,夏元吉掌握了这么重要的权利,所以锦衣卫在此地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夏元吉割据一方。
一旦夏元吉有这种苗头,指挥佥事就得联合蓝玉跟王弼剿灭。
所以别看此时夏元吉蓝玉跟指挥佥事一团和气,其实有点类似文武对立,有点类似监督与被监督者。
这种微妙的和谐,在大明的官场上是十分平常。
但也正因为这种平常,才能让三方之间在三弗齐这片土地上可以和谐相处,可以共谋大事。
因为谁也不能脱离了谁,也不能凌驾于谁。
大家想要建功立业就只能精诚合作,就只能把拳头攥紧了一起出击,要不然就相当于把机会和弱点拱手让给了敌人。
这种微妙的和谐,有助于官员洁身自律。
而这也是远在大明的朱元璋的政治智慧,朱元璋是个出了名的猜疑者,他几乎谁都不相信。
但是他又不得不让官员去做事,那要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互相牵制,互相的监督对方。
而陈寒也觉得这种体质是最好的。
因为人都是有贪婪的本性,如果不加以遏制的话,这种本性就会将人给吞噬。
像蓝玉这种霸道的统帅,如果没有人能够把他给遏制住,你就不知道他能做出什么事了。
别看这两年的冷落把蓝玉身上这种脾性都给磨了一点,可是他的骄傲,依旧会让他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来。
王弼是个理智之人,也是蓝玉信赖的,所以将王弼放在他身边的目的,不是帮助他做决策,而在于在他不冷静之时可以劝他冷静。
夏元吉和指挥佥事一个属于文官体系,一个属于监察体系,原本就不同赛道,才能互相的监督,互相进步。
一行人在茶馆里喝完茶又跟盗贼聊了一段时间后,这才心满意足的开始在城中各个角落游走。
这一走也发现了不少的有趣之事,同时你也让他们明白,自己在此地推行任何策略都是可行的。
因为他们得到了确切的一些民心民意。
……
且说,盗贼从大街上离开之后,就到了城外的一座破旧的寺庙。
在整个南洋的各小国,都非常的崇信佛教,所以几乎人人都是佛教徒。
而他们江湖轶事也大都信奉佛教,每一次商量事,只要是在寺庙当中,那就是严肃并且认真的。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如果连佛祖都欺骗,那就是人神共诛。
盗贼将京城周边的江湖好汉,通通都给召集了起来。
由此可见呀这盗贼的能量还是有一点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一声号令下去,江湖好汉们都给面子,来到你所在的破庙来集合。
当大家都来到了庙宇里边之时,刚好天阴沉沉的要下雨,把整个破庙的气氛烘托得更加的严肃。
作为京城盗贼这行的一把手,盗贼还是有些威望的。
当他出现在了破庙的供桌前,左右两边分别是江湖好汉们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
来的一共有一百多号,将整个破庙的大堂跟外面的坪地都给站满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