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每个月光是专利费就十两银子!(第2页)
他们绫罗绸缎穿着。
他们娇妻美妾搂着。
那些是老百姓们能够感受到的吗
那些有钱的买卖人夏天不用被日晒雨淋,冬天不用被寒风吹着。
他们的日子其实过得要比普通百姓要好得多。
即便他们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面不如读书人,跟所谓的老百姓,但他们过的要比他们好得多。
所以天底下最苦的是什么人,天底下最苦的就是那些些穷苦百姓。
而现在陈寒的改革变法,就是为了让这些穷苦百姓也能够过上好日子。
唯有让穷苦百姓过成了好日子,改革变法才是真正的成功。
王大海看到也能够过成跟我们中原百姓一样的好日子,这才想着要到你们这里来进行改革变法。
你们这些工匠一直都被人瞧不起,不是因为你们不行,而是因为老百姓的固有的想法,这些想法是从何而来呢
是从某些个自定义了你们工匠,就应该一辈子穷困的人可能是读书人,可能是上层阶层,可能是那些财主们。
因为什么,因为你们这些人做的活的确很累很苦,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虽说你们也能够挣到一些钱,但是在某些人的眼里面,你们挣的这些钱就是贱,就是低贱换来的,就是折损自身尊严换来的
可是真的是如此吗
我想请问一下在场的普通百姓,你们家里面缺了一个柜子,你们叫人家过来打柜子是不是要客客气气的
请问你们会觉得这些个工匠低贱吗”
老百姓们想到这里还真就有了生活上的同感。
自己家里边如果要打一个柜子要打一个门,其实请工匠到家里来并不会去折辱他们,甚至会跟他们好好的交谈,甚至会和他们谈心,甚至会留下他们的吃饭,感谢他们。
因为什么普通百姓并不会跟这些一个普通的木匠一般见识,甚至会觉得人家过来给自己打柜子是值得肯定的,他们没有瞧不起,可是什么人在瞧不起工匠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社会上的那些个传闻,甚至可能是某些人的一两句话。
比如说某个村里面有地位的读书人说。
世间最低贱的可能就是那些工匠。因为那些工匠低头哈腰的去做那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
比如通沟的脏乱差。
比如修墙的每天可能要面临生与死的考验。
比如那些木匠一辈子吭哧吭哧的打柜子,可自家里面却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
比如那些篾匠,一辈子做了那么多竹器,那么多好的漆器,可是有一件是他自己敢用的吗
可能这种印象深入到了之后,就会不少人觉得的确是这样。
那些个工匠一个个的这么的低贱的,确实是不如我们。
其实有的时候是一种代偿心理。
某些个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已经非常的苦哈哈,还要被人家给折磨。
官府收税,邻居看不起,可能那些读书人也要过来踩一脚。
他们非常的自卑,然而当有人告诉他们原来工匠要比他们还要低贱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的觉得。
是啊,我至少要比那些工匠要好一点。
那些工匠那么低贱,怎么比得上我们呢
久而久之,这种心里面就会产生所谓的补偿。
因为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就用这种想法来补偿一下。
这种想法其实是挺可恨的,但是却能够让某些一个百姓心里面平衡一点,不至于痛苦到要自杀也。
正因为有这种想法在社会上普遍存在,才会让原本大家都觉得如果真正有工匠到自己家来,一定会好吃好喝好招待不会瞧不起,但一出门却会瞧不起工匠,风气就在于此。
当然这就苦了那些个工匠了,其实这些工匠自己本身也在这种风气之下,对自己的工作不认可。
很多工匠都会非常自卑的说道,要不是为了这点钱财,为了养活一家老小,谁会去干这么卑贱的事情。
很多工匠汽车手艺非常的好,但是就因为这些个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风气,导致他们抬不起头来。
原本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获得了该有的财富,却不敢大手大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