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把老头说得激动坏了!


第662章把老头说得激动坏了!

 陈寒曾经不止一次的跟朱元璋说过,他的经济政策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在很多情况之下用的那些办法实在是有些让人啼笑皆非。有的时候是直接牺牲掉了大部分的经济活力,使大明王朝的经济陷入到了停摆状态。

 而现在陈寒却在这里告诉了他,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利用经济来撬动经济。

 就犹如现在表面上看,陈寒的确是给全天下老百姓们发了钱,但是其实又不像是给老百姓发了钱,只不过是用花钱的方式刺激了消费。

 这种刺激对于老百姓们来讲是有利益的,同时呢,也能够让更多的老百姓加入到消费的大军里边。

 陈寒也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大明王朝是一个缺乏经济流动的王朝。

 大明王朝其实并不是缺乏物资,在偌大的国土面积之上,其实有很多老百姓用他们非常勤劳的双手,已经将市面上大部分的东西都给解决了,并且其实弄得都非常的不错。

 所以其实为什么一直都说大明王朝缺乏商业?其实他们并不是缺乏商业,也并不是说他们的物资不够丰富,而是流通的环节出了一些问题。

 比如没有人去鼓励商业的发展,也没有人去让商业有进一步的可能性,甚至没有让商业成为真正的主流,这才是真正制约大明王朝商业发展的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在很多儒生的眼里面,它就是一个所谓的棘手的问题,谁要是提出来了的话,那么必然会对这些所谓的利益既得者们非常大的冲击。

 于是他们就专门的制定了一些律法,又或者专门的在各种宣传当中去本能的让老百姓们觉得,你们这些个做买卖的人就是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的确是这样,其实一开始所有人都相信这些读书人说的是对的,因为这是一个做买卖的人很多情况之下的确是没有干一些好事的,的确是让老百姓们蒙受了损失。

 但是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在很多情况之下,没有商业的加持,农业就是非常的脆弱。

 因为即便大明王朝地大物博,可必须得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东西它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误解,更不要说这些误差了。

 正因为不可能有这么多物产的集中,所以才有可能要互相的流通才能够丰富。

 老百姓们既然没有那么多的办法可以让自己获得这么多的种地所得,那就必须得要通过交易。

 既然古代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现在大明王朝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既然连古代人都知道,如果不交易的话,那么我们种地所得就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必须得要让老百姓们都明白,交易是有多么的重要。

 陈寒并非是一味的鼓吹这些商业,因为从后续的一些个事实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年代,过度的商业化都会使大量的产业出现空心化。

 就比如如今的老美,他们的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商业化空心化,就是因为他们的资本主义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本国的那些个百姓的工资实在是太高,所以造成他们的成本很高,于是他们便向其他的国度转移他们的产业。

 这的确能够为资本主义的工厂减少很多成本,可是却大大的伤害了本地的工人。

 本地的工人没有了那么多的商业在工厂的支撑之后,就没有了那么多的工资,然后没有工资就陷入到死循环当中。

 然后这些资本要开始控制教育,实施快乐教育,在这些个产业工人后代当中继续恶化下去,让这些产业工人觉得自己这么穷是应该的。

 用这种类似于永远的方式去控制,这的确是很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使这些个工人们相信自己就是应该要这么穷下去,相信原来自己穷是应该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大量的工人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大量的工人觉得自己穷是应当应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