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看到父亲老去,朱标开始害怕了(第3页)

看到了自己的父亲,终于是卸下了强人的这个盔甲之后,所体现出来的与常人一样的这种表现的时候。

他终于是明白,自己将来所要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自己必须得要去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自己在有父亲在的时候,他一直都没有觉得这个问题是自己需要去考虑的。

因为便是自己三十多岁的人了,可是在自己父亲治理之下的惯性带动之下,他没有觉得这种压力可以传导到自己身上。

他甚至觉得自己应该也会跟自己父亲一样,可以慢慢的去适应治理天下的这个节奏。

可是现在当看到父亲真正的老了,真正的在开始回忆母亲的时候,真正的开始想着要如何找点事情做的那一刻,他才终于是觉醒。

原来自己跟父亲所面临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自己的父亲在刚刚创立天下的时候,可能担心天下会不会再次崩溃,可能担心北元会不会再次南下。

可能会担心南边的那些张士成,曾经的旧地的百姓会不会反对自己。

可能会担心会不会有张世成跟陈友谅这样的枭雄再次崛起,来推翻自己的王朝。

所以他所担心的这些问题,用一个非常残酷并且快速的方式就解决掉了,那就是反腐。

在大量的贪官出现的元朝制度之下,所产生的惯性带领,很多明朝的刚刚创立的官员,一个个的都觉得可能还会像之前元朝那样去治理天下。

可能会觉得自己只要没有被发现贪污,那么就可以依旧按照元朝的制度惯性去贪污。

在刚刚灭掉的元朝的惯性之下,很多官员并没有觉得大明王朝变法有多大。

他们也并没有觉得,朱元璋这个皇帝跟蒙古人当皇帝有什么区别

他们甚至觉得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姓而已。

皇帝还是皇帝,官员还是官员,百姓还是一样的百姓。

所以他们在这种惯性的带领之下,又或者说是在元朝制度的创伤遗传之下。

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只要是符合了元朝制度的框架之内,那就是合法的。

毕竟元朝当时为了筹集军饷,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任由底下官员肆无忌惮的剥削百姓,从而凑足军费。

从而用来打压那些农民起义,只不过失败了而已。

但是官员们并没有认为这种方法是不对的。

又或者说是官员限于自己的知识、限于交通情况的限制,根本不知道。

原来底层所产生的这些剥削,所带来的百姓起义,其实往往更具破坏性。

他们只不过以传统的观念认为,全天下之所以会起义,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官员做的不够好。

不是因为我们在对制度的钻空子方面利用得很好,而是因为你这个皇帝并没有做好带头作用。

所以一切的恶果都需要你这个皇帝来承担。

至于我们这些官员无需担忧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他们依旧肆无忌惮地按照惯性来盘剥百姓,只不过他们终于是尝试到了恶果。

那就是新上来的皇帝,首先是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对于贪官污吏的怨恨,加剧了他掌权之后清洗贪官污吏的力度占。

一个由于元朝制度创伤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毛病,比如官员贪污,比如制度僵化,比如松散的官僚约束体制。

让朱元璋认识到,想要重新构建大明王朝的基础dna,就必须得要对这满是烂疮的身体进行大手术。

所以各种反腐,一下子就让民众们忽略了大明王朝创建之时本身所带来的各种漏洞。

可能是因为战争带来的死亡人数,导致空余的田地足够养活剩余的人。

可能是因为朱元璋这个皇帝大刀阔斧的整治贪官,导致民心一下子高涨,冲淡了刚刚创立的大明王朝并没有带来好日子的怨恨。

所以自己老爹的治理才能够平平稳稳,权力才能够更加集中,这一切都是因为建立了大明的这个红利带来的,而自己有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