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朱元璋绝对是个天才!!(第2页)

 

因为又不是没有这种现象出现,宋朝的官员就是非常高的俸禄,那些官员难道不贪吗宋朝出现的贪官污吏不够多吗

 

有用吗没有用,所以他才不会把俸禄定的那么高。

 

至于说低俸禄,希望官员能够洁身自好,难道对于一个从小经历过那么多人生大起大落的人来讲,他会相信这些官员是圣人吗

 

要知道他的父母亲是直接被饿死的,罪魁祸首就是元朝朝廷以及那一大帮腐败的官员。

 

所以对于那些官员的品德和人性,他是绝对不信任的,这一点一定是正确的。

 

而之所以定那么低的俸禄,最可能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就是当时明朝刚刚创建的时候,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动乱,以及元朝对中原的剥削导致整个天下百废待兴,没有那么多钱财来供应那些官员。

 

当然也有人会说,为什么又能够给那些藩王们那么多的俸禄呢

 

那是废话,开国之初的时候有几个藩王

 

就算老朱能生,二十多个藩王,即便给了他们那么高的俸禄,二十多个能吃多少

 

不能用后期藩王养猪似的那么多,来反推当初的朱元璋给藩王们开那么高的俸禄一定是错的。

 

有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当初的藩王制度,其实是为了从武将手上把军权给争夺过来的一种策略。

 

这不仅是因为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子孙有特别的优待,而是一种国家级的策略。

 

可以去看看那二十多个藩王分封的都是些什么地方

 

以山海关到嘉峪关这一条线过来,从东到西辽王分封在东北,宁王也在东北,燕王朱棣他是在北平,以及谷王、沈王,他们这些都是在当时非常艰苦的九边之地。

 

即便是到了现代可以看一看,除了燕王朱棣,以及分封在山西太原的晋王,陕西长安的亲王、河南开封周王,哪一个王爷分封的不是些犄角旮旯

 

说白了从地形上看,都是从东到西,沿着长城防线拱卫边疆;

 

沿着中原一带形成第二道防卫,拱卫南京;

 

以及西南方向形成半包围拱卫中原。

 

都是按照这样来分封的,难道这样的策略不是最好的分封策略吗

 

往小了说,说朱元璋是相信自家朱姓子弟才能够拱卫天下江山,难道这有错吗

 

让每一个朱家子孙都能够有自己的责任感。

 

如果不是因为燕王朱棣靖难之役,他自己以藩王登基,害怕有藩王效仿他,用财权置换了藩王的军事力量。

 

那么这一套制度一直这么传承下去的话,其实是最有效的。

 

一是从武将手中把军权夺过来,二是朱家子弟也有事做,同时又拱卫中原,拱卫边疆。

 

说白了,真正破坏藩王制度的是燕王朱棣登基之后的连锁反应,而不是老朱当时分封的这些龙子龙孙有错误。

 

那么这就验证了朱元璋给自己的儿子们发那么高的俸禄,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养尊处优,有很大程度是给藩王们的军事补贴。

 

就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没有这么高的俸禄的话,那么藩王们带这么多兵怎么去养活难道仅仅只是靠着地方上缴纳的赋税截留一部分下来养活那么多的兵吗

 

说白了,这不就像是如今的财政转移政策吗

 

像甘肃那一代的藩王,他要想练这么多兵,当地有几个税收能够支持这么多兵囤积在那里

 

可仅仅只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有多少文官对这个藩王制度天天抨击,拿这个事来比自己拿的俸禄低。

 

以至于到了后代,也就是现代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是拿着这么一个制度来抨击老朱,说他的那些个儿孙们是在养猪,却完全不去考虑一下燕王朱棣的破坏性。

 

从这些角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绝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完全知道官员是什么德行。

 

所以就论证了陈寒自己所提出来的理论,一方面是因为当初大明王朝刚刚创建天下百废待兴,所以没有那么多钱粮来给官员,第二个原因就是有意制造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