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朱元璋的心思,朱标还是很懂的
朱标一直都非常清楚自己父亲治理天下的这种办法,这种办法虽然在短时间之内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甚至可以威慑官员,但是长期看起来的确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即便身为太子的他也一直都非常反对这种方法,因为这种纵容官员贪污受害的永远都是老百姓。
老百姓的确在短时间之内会因为你作为皇帝陛下的重拳出击,打的的那些贪官污吏哀嚎遍野形成了一定的名声。
可是长久下来的确不是一个好办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会破坏皇帝的威严。
朱标一直都认为皇帝真的想要让全天下所有官员都佩服自己,不敢生出任何贪污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恩威并重。
所以他从来都没有觉得自己的父亲的这个办法是挺好的,甚至觉得自己的父亲这种办法给自己留下了特别多的隐患。
现在他就已经开始觉得这些个隐患开始发作了,就比如陈寒的改革变法,其实本来可以得到很多人的支持,甚至那些官员应该会欢呼才是可为什么那些官员纷纷反对
难道仅仅是因为,陈寒一直都在跟那些个儒家的人在做对吗其实并不是这样啊。
即便那些个儒家的读书人因为看到了陈寒毁灭掉了整个儒家的门庭,会非常的生气,会口诛笔伐。
但是只要是一个正常的官员,只要他当官当到了一定的地位之后,他就会非常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儒家的门庭其实对于当官来讲并没有多少作用。
当然他们并不是说不尊重,而是觉得这个圣人门庭对于自己而言其实没有那么的重要。
皇帝之所以会如此尊重圣人问题,难道真的是看中了他们的作用吗难道真的会觉得一些血脉上面的传承对整个天下的治理会有很大的好处吗
其实未必是这么想的,他们这么干,完全就是为了让天下读书人知道原来皇权一直都尊重他们的祖师爷。
只有这样,他们那些个读书人才会拼命的奋发读书,才会拼命的去学习圣人的经典。
可是真正的要去当官的话,为什么你即便考中了进士也得观政几年呢
就是要让你在真正的衙门里边待几年,看一看衙门的主要官员是怎么处理一件一件的事情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儒家的那些经典除了在道德伦理上面约束一下你的行为之外,根本就没有多少的作用。
所以官员们只要当了官,只要是通过了这个考试,只要是在衙门里边呆过几年,他们就很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儒家的那些经典,其实跟当官体系和治理地方是没有多少联系的。
所以官员其实对于陈寒铲除掉了圣人门庭这件事,他们看上去是生气,但更多的还是害怕陈寒铲除了圣人门庭之后立起来的科学之道会冲击他们的地位而已,也仅仅只是而已而已。
事情就是这么的简单粗暴,事情就是这样的运行的,没有人会为了所谓的圣人门庭去对依靠真正的口诛笔伐。
即便有那也不过,是看不惯陈寒如今得势,甚至看不惯陈寒借着这个权力开始铲除异己。
就是这么简单的原因。
朱标就因为知道这些原因,所以特别的明白为什么那些官员还要对陈寒口诛笔伐,为什么还要对陈寒的改革变法有这么多的不满。
除了害怕陈寒的改革变法会触及自己的利益既得。
最重要的原因是害怕陈寒会像皇帝陛下那样借着改革变法兴起大案,然后血洗天下官员。
有了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这三大案在前面摆着,大家都特别担心陈寒的改革变法也会踩在累累尸骨之上。
虽说改革变法本来就是要踩在累累尸骨之上的,但是这种办法绝对不能够让自己去成为那白骨。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现在一个个的之所以要走了陈寒,就是因为前面发生的三大案,让那些官员们一个个的已经心里面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害怕陈寒的到来,再次会让这种恐惧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