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朱标建功立业的情绪高涨(第3页)
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也依旧非常痛恨那些贪官污吏,继而波及到普通的官员身上。
可能在朱元璋的眼里边,天下的官员就没有一个好的,每个官员都是想着要去贪污受贿。
所以他才制定那么不合理的俸禄制度就是不想让那些官员有机会去天酒地有机会过得太好,他是希望所有官员都能安安心心的去为老百姓做事。
当然,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都觉得这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他的理想主义在作祟。
但是陈寒却觉得其实朱元璋知道它的制度有极大的漏洞,官员们一定会贪污受贿,他是利用了制度的漏洞来塑造自己好皇帝的形象,把官员们都给塑造成了反对派,从而被他这个皇帝以及老百姓夹击形成三明治。
因为这样一来,他就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形成对官员最大的监督力度。
毕竟他让老百姓们有机会去告官,这是历朝历代以来就没有过的事,老百姓当然觉得朱元璋这个皇帝非常不错,因为这个皇帝允许老百姓去告官。
于是所有的压力都给到了官员身上。
苦逼的官员们既要忍受着低俸禄的压力,又得恐惧贪污受贿之后被抓的压力,同时呢又对皇子龙孙们的高俸禄嫉妒的眼睛发红。
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官员哪个人的心态会是正常的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的党争非常剧烈,并且几乎可以说是持续了整个大明王朝始终。
明初的时候以刘伯温和李善长为代表的,浙东派跟淮西武将派就斗的跟乌眼鸡一样。
到了建文帝的时候就更别说了,文官跟武将之间的矛盾几乎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以至于建文帝想要镇压自己叔叔燕王朱棣的造反,都无法找到能够相信的武将替他办事。
到了永乐朝,那矛盾更是无法调和,因为燕王朱棣本来就是武将出身,他本身就是以造反夺取的天下,所以官员们对他更加不信任,这也是党争的一种,甚至加剧到了官员跟皇帝对着干的局面。
以至于燕王朱棣当了皇帝之后都没有可以信任的官员替他办事,所以他就只能是把主意打到了那些宦官身上,因为那些宦官是无根之人他们的唯一靠山就是皇权。
于是在这种矛盾之下又重新积聚了,官员跟宦官之间的矛盾一直持续到了明朝灭亡。
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从明朝创建之初就开始形成。
所以要面临如此深的创伤,朱标有的时候是真没有做好太好的打算,即便陈寒到来给他分担了很多的压力,他有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去真正的放心。
因为他知道想要真正的抚平这些创伤必须得要做很多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一直都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没有办法分身去做其他事,而耽误掉自己的大好时光。
如果是之前,他不会想这么多,但自从陈寒来到之后,并且告诉了他,其实在历史当中你根本就没有当皇帝,因为你会比你爹还早去世。
但既然陈寒来了之后,并且把他的命运都给改变,救了他一命,他就非常强烈的心思要做一番作为。
因为他真的很想让后辈儿孙们看到自己当皇帝之后能做到什么程度,他也很想让后辈儿孙们看到自己这个本身不存在的皇帝当了皇帝之后能有多少改变
这种心思可能谁都无法理解,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像他一样遇到了陈寒改变了命运,有机会当皇帝。
在没有遇到陈寒之前,他觉得自己将来是会做一个守成之君,他就只想着要如何抚平掉自己父亲的这些创伤。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知道自己在历史当中根本就没有当皇帝,而现在有机会了,他怎能按捺得住这种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