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孙三叔

一家人聊聊笑笑,又聊到何书谨。



黄氏关切地问:“谨哥儿学得怎样,有没有把握?”其实黄氏也不懂,但关心外孙,关心女儿,想问就问。



孙大姑抿了抿嘴,看了一眼何姑爷,低声说:“夫子说谨哥儿有9成把握过童试,可这考试,说不准,得看运气。”



有些人平时学习不错,夫子也夸,可考了一辈子,连童生也不是,这种情况,找谁说去呢。



而且现例。



族里有个族叔,靠了一辈子,也只靠了个童生。跟他同龄的,有好几个成为秀才了。族里的老人还感叹,族叔有慧根,读书也勤快,就是靠运太差,可惜了。



孙伯民不善言辞,不懂怎么安慰大姐,憨厚地说:“谨哥儿从小就是读书的好苗子,肯定能过,大姐莫担忧。”



说到谨哥儿的第一次上场,何家没人不牵挂的。



何姑爷挠了挠头,语气低沉地说:“哎,能过当然好,不过就下次啰,谨哥儿还年轻。”



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没有父母不喜欢子女出息的。



孙山看到大姑和大姑父忧心忡忡,明白父母对子女的厚望,就像高考,谁家不紧张呢。



假装不懂,天真地说:“大姑,大姑丈,大表哥肯定能考过的,他还会考上状元呢。”



孙大姑一愣,随后笑颜如花,搂了搂孙山,亲了亲他的小脸,惊喜地问:“山子,你也懂状元啊?”



说考过不奇怪,竟然还说能考上状元,甭管真的还是假的,但听起来就舒服。



孙山认真地说:“我什么都懂,大表哥一定能考上状元,到时候我就是状元的表弟了。”



为了让人信服,孙山还拍了拍没几两肉的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