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清明节(第2页)

 最后晋文公把介子推死难之日定为“寒食节”以寄哀思。等看到到介子推坟墓前被烧焦的老柳树焕发新机,便赐名做“清明柳”,又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郑夫子临走前,郑重地说:“这两天放假,祭祖,踏青,游玩,可不能忘记课业,回来要是谁没完成,我会不客气的。” 

 说完后,穿着一身白色长衫的郑夫子,飘然而去。 

 孙山赶紧收拾书本,因为邦邦邦的声响早就传来了,早就放堂了。 

 德哥儿感叹地说:“山子,我才不做介子推,多可怜,不仅要割肉给主公吃,还被主公活活烧死,死了就死了,还连累老母亲,大不孝呢。” 

 这话孙山认同,点头说:“是的,割肉多疼啊。不过晋文公也好不到哪里去,竟然吃了人肉后,不反胃,还感谢别人割肉呢。还有为了见介子推,放火烧山,逼人家出来,太可恶了。” 

 莫非这就叫做得不到的就要毁灭? 

 杨清北最后归纳总结:“介子推和晋文公,我都不想做。我不想割肉,也不想吃人肉。” 

 三人边说边走出学堂。孙伯民早在外面等候了。 

 杨清北跟孙伯民行了礼后,跟着家里的管事走了。 

 孙伯民关心地问:“山子,今天怎么那么晚放堂的,有事吗?” 

 德哥儿抢先回答:“大伯,老师拖堂呢,不过明天后天放假,清明了。我们什么时候去拜山?” 

 孙伯民接过孙山的饭盒和小石板,笑着说:“原来是这样,明天去族里扫墓,后天自家扫墓。” 

 孙家村同拜一个祖宗,后来子子孙孙繁衍生息,越来越多子弟了。 

 先祭拜老祖宗,随后各个分支的子孙祭拜自家最亲近的祖宗。 

 孙家村祭祖,由孙家子孙祭拜,男孩女孩都可以去。但嫁过来的媳妇,和外嫁女是不准去的,跟进孙家祠堂一样的规矩。 

 走了半个小时,就到孙家村了,孙伯民把德哥儿送回家后,继续往老宅走。 

 一进来院子,除了大姐谷雨在,其他人都在田里忙活。 

 孙伯民匆匆放下食盒和小石板,拿着锄头,急匆匆地往田里赶,走前还吩咐:“山子,留在家里好好学习,不要出去。外面准备下雨了,莫要淋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