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斋舍(第2页)

 苏氏听到儿子说喜欢,心里更高兴了,继续帮整理行李。 

 孙山仔细打量斋舍,对面的舍友不在,不知道去哪里。 

 对比一下自家的大包小包。 

 再看舍友简简单单的行李:一张被子,一个枕头,一个水桶,一个小箱子,连蚊帐都没,瞬间觉得自家的东西更多了。 

 苏氏满不在乎地说:“别人是别人,你是你,做好自己的就行了。我们的东西不越界就好了。” 

 苏氏和孙伯民还是懂规矩的,斋舍就两个人,所以一人一半。 

 苏氏整理东西,可不敢越界把孙山的东西甩到隔壁呢。 

 孙伯民很快回来了,满头大汗,看来走得非常急。 

 孙山看到孙伯民扛的大箱子,完全可以把孙山和苏氏装进去了,也不知道他去哪里找到的,还一路扛回来,可重了。 

 苏氏眼睛发亮,满意地说:“当家的,箱子不错,够大,能把山子的衣服全装进来了。” 

 孙伯民乐呵呵地说:“刚好木匠处有,我就买了回来,足足花了300文呢。” 

 苏氏听到300文,也心疼,后悔为什么不在村里做。 

 孙伯民反而释怀地说:“临时要用没办法,我们没经验,所以不知道准备什么。将来等我们的孙子读书,就有经验了。” 

 苏氏笑着点头:“是的,等山子的儿子来上学,我们就会收拾了,哪些要,哪些不要,一清二楚了。” 

 孙山木木地看着孙伯民夫妻有说有笑地畅想孙子读书的那一天,满头黑线。 

 算了,你们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了。 

 整理了许久,孙伯民和苏氏才把东西弄妥当,夫妻俩带着孙山走出斋舍,参观四周的环境,重点查看厨房,洗澡房,还有茅房。 

 最后得出结论:斋舍还是不错的,没有糟蹋山子。 

 之后带着点心来到院子门口的房子,也就是保安室找洪叔。 

 洪叔听到是府城来的点心,脸上的笑容压也压不住地露了出来,客气地说:“孙兄弟太客气了,还是你们吃吧。” 

 孙伯民笑着说:“吃,我们还有。” 

 之后两人问了许多关于学堂,斋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