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木棉花(第2页)

 旁边的王伟正像想到什么,捂住嘴偷偷笑:“我们丙班去踏春就是玩,乙班和丙班就不一样,肯定让作诗,嘿嘿。” 

 想到这个,大家乐呵呵地笑起来。 

 孙山也想笑,郊游是为了作诗。 

 到时候可要目睹一番师兄们的作诗水平。 

 不过他也品不出诗词的好坏,看的唐诗宋词多了,不是千古名作,都引不起共鸣呢。 

 吃过午饭后,等下午的课铃响,洪秀才如期而至,领着甲班,乙班,丙班的16个学子朝着小旺村出发。 

 看来杜直朴说得没错,的确去滂江赏花。 

 由于黄阳县实在太小,从学堂出发到滂江只不过走了30分钟就到了。 

 孙山知道滂江在哪里,也看过滂江,但没看过春天的滂江,没看过木棉花盛放的滂江。 

 此时的滂江流水哗啦啦地一直流着,显得非常温柔,滂江两岸种满了柳树。 

 隔几棵柳树,种一棵木棉树。柳树和木棉树相互交映,别有一番春天的滋味。 

 洪秀才满脸笑容地看着又高又盛满木棉花的木棉树,对着学子说:“木棉又称为攀枝花,琼枝,英雄树。我们的木棉树全身是宝,树皮可入药,其花可饮食。” 

 于是洪秀才给大家科普了木棉树的常识。 

 孙山听得入迷。 

 讲完木棉,洪秀才画风一转,对着学生说:“你们想想,有什么关于木棉的诗词,想到就说出来。” 

 这么一问,大家沉默了。大乾子民最喜欢四君子“梅兰菊竹”,对木棉的描述可不多。 

 孙山觉得除了广南省的人民热爱木棉,其他省的人真得不太了解木棉树。 

 洪秀才的提问,让空气安静了。有的学子皱着眉头冥思苦,有的学生交头接耳,试图相互寻找记忆。 

 孙山看到郑童生家的郑弘文正苦着脸,样子像在回忆过往的诗词。 

 孙山觉得洪秀才的问题是个冷知识,要是让大家回答“梅兰菊竹”,肯定能脱口而出。 

 别说四君子,就说牡丹,荷花这些,也好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关于木棉花的诗词真得很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