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第2页)

 好喝!好好喝! 

 虽然知道不煮开的水不能喝,但一两次无所谓了,得做个洒脱的汉子。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儿,大家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这次终于爬上最高处了。 

 四周的美景一览无余。 

 颇有一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孙山看向山下,整个黄阳县的概貌映入眼帘。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矮小颓废的房子以及破破烂烂的城墙。 

 黄阳县果然是个贫困县,比前世的镇子还不如。 

 再眺望远方,除了山就是山。 

 孙家村被重重山峰包围着,黄阳县也是被一重又一重的大山包围着。 

 孙山名副其实是大山的孩子,想走出大山,真得好难。 

 想穿上孔乙己的长衫更难。 

 欣赏一番美景后,最刺激的环节来了。 

 不是吟诗就是作诗。 

 洪氏学堂有11个学子,黄氏学堂有12个学子,不相伯仲,看来两间学堂的生源应该差不多。 

 孙山来了洪氏学堂一年,猛然发现学堂的学子都是稍微有钱的富户。 

 像孙山这种耕田的小富农,或者像王伟正这种开客栈的小商人,至于像洪翦这种贫苦农家子很少。 

 同样根本没有在衙门的子弟,也就是所谓的官二代。 

 后来听学渣曾家俊说,官府里的孩子都在县学读,没有在洪秀才和黄秀才这里。 

 不过他说话的时候幸灾乐祸,县学条件好又如何,还是出不了秀才。 

 孙山摇了摇头,黄阳县这样的教学质量真让人绝望。 

 洪氏学堂和黄氏学堂的学子泾渭分明地站开。 

 洪秀才和黄秀才在中间。 

 至于洪叔和黄叔在一旁隔岸观火,乐呵呵地点评哪个学子长得俊,哪个长得丑。 

 孙山好想去问问他们两个:你们这么评,礼貌吗? 

 黄秀才笑容满面地对着大家说:“先来一场吟诗,看看你们学过多少诗词。” 

 规则很简单,就是黄秀才和洪秀才分别出命名题,让两边的学子从众多的古诗词中找到相关的描写。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学堂想不出来,就算输。 

 黄秀才两手合拢放在后背,抛砖引玉地说:“今日爬观音山,那我们先来关于“山”的描述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