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县试

 这边报完名,洪秀才就给孙山,郑弘文,梁参三人开小灶补课。 

 其实就十几天的时间,开小灶也主要重点讲解这些年出的县试题。 

 由于县令大人盘踞在黄阳县十几年,县里的夫子早就对县令大人十分了解。 

 知道他出题的风格,千变万变,其实一点也没变。 

 看他以前出题的内容,就能大致了解他准备要出什么题。 

 洪秀才告诉孙山几个,县令大人特别喜欢好字,写字漂亮的会有很大的优势。 

 孙山看了看自己的字,工工整整,方方正正,没什么特色,但不会让别人看不清楚。 

 反正他练的字朝着打印出来的字一样,一笔一划,大小一样。 

 听到洪秀才的话,孙山瞬间觉得因为不能写得一手好字而落榜了。 

 洪秀才仿佛知道孙山想什么,安慰地说:“字不漂亮也没关系,一定要整齐,试卷整洁,最好最好没有一个错字。” 

 孙山听到后,瞬间又有信心了。虽然写不出一首好字,但他工匠气十足,下笔有“神”,很少会写错字,更不要说会糊卷。 

 讲完写字的要求,洪秀才又对学生说:“县试主要考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能背诵四书五经,有很大的可能通过。” 

 说到这里,郑弘文和梁参脸色苍白,而孙山红光满面。 

 背书嘛,孙山很能! 

 不仅能背出来,还能默写出来。 

 孙山已经默写两次四书五经了。还准备送给大姐家的小光仔。 

 小家伙已经3岁了,过几年就入学。把自己默写的四书五经送给他,表示自己对他的期望,希望他不负众望了。 

 一转眼,就到二月底了。明天就要开考了。 

 由于在县里考,孙山不用像其他乡镇的学子提前到县里住客栈。 

 洪秀才对大家说:“你们就当平时的月考,按时来学堂,等考试那天就直接到考场考试。” 

 于是孙山,郑弘文,梁参像平时一样上课,直到考试前一天才放假。 

 孙伯民和苏氏知道孙山要考试,但不知道具体哪一天。孙山干脆叫他们当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在家里耕田,不需要出来陪考。 

 孙伯民和苏氏不乐意,但孙山直言他们会影响他的发挥,夫妻俩只好按捺紧张的心,不来县城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