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八股文般的试帖诗(第3页)

 

慢慢地,夜幕降临,孙山拿起诗赋题,看了又看,什么是“惨绿少年”,出自哪里?

 

一看就不是出自一首诗,应该的某个典故。

 

孙山想破脑袋,也想不到什么是惨绿少年。

 

莫非是被“绿”的少年,可少年还小,就算绿也绿中年。

 

惨绿,惨绿,是不是凄惨绿色的少年?

 

但就算少年凄惨,也不是绿色的啊?为什么用绿色形容呢?

 

猛然地孙山一抬头,看到斜对角的考生。莫非这个少年跟那个考生一样,是穿着绿色的衣服?

 

惨,这个字除了“悲”的意思,还有“浅色的”意思。

 

“惨绿少年”是指穿着浅绿色衣服的少年?

 

孙山恍然大悟,“惨绿少年”其实是个成语,是指“翩翩少年”。

 

又来代指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

 

这个词出自:唐·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答曰:‘补阙杜黄裳。’”

 

这是讲述一个身份低微,无华服容身,但气质谈吐风度自是不俗的英年才俊,最后成为宰相的典故。

 

孙山终于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大松一口气。

 

知道题目的出处,接下来就好办了,起码不用走题,孙山写写改改,最后写出一首勉强符合要求的诗。

 

至于诗的水平,孙山自己也不懂欣赏,就交给后人来欣赏吧。

 

“惨绿少年”的典故,这个成语真得好冷门

 

第一场的所有试题做完了,孙山再三确定答案,开始誊写到答题纸上。

 

院试、府试、县试,所有科举考试都要写楷体字。

 

院试是考官直接看考生的答题纸。

 

孙山听说到了乡试以上,才需要誊抄一遍,等打完分,才看原卷的。

 

所以院试的字一定要清晰可见,不能糊笔,不能错字,试卷也要保持整洁,要是弄脏了,会扣分的。

 

孙山点起蜡烛,用口罩捂住嘴巴和鼻子,开始抄写答案。

 

这是他众多优点中的一个,他抄写很少出错,很少糊笔。

 

等把所有答案抄完后,夜色更深了。

 

夏日的晚上,虽然在府城,但仍然抵挡不住青蛙蟋蟀的狂叫。

 

更让人讨厌的还有蚊子,嗡嗡地叫,用防蚊香囊都防不住。

 

抄写的时候没感觉,等抄完,孙山发现脚指头已经被蚊子叮得红肿。

 

又痒又疼,真得好难受。

 

把试题、答题纸、草稿收好,灭掉蜡烛,孙山才安心睡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