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切切 偲偲 怡怡”(第3页)

 

不过这样的题目,想要拿高分也难,只要熟读四书就知道出处在哪里。

 

知道在哪里,离答题就八九不离十了。

 

孙山比那些人有优势的是他的文章被周大人批改过。

 

嘿嘿,堂堂一个三品侍郎,而且是两榜进士,货真价实凭本事考上去的,学识自然不差。

 

孙山看了看题,确定是做过的,于是把自已曾经做过的文章默写上去。

 

哈哈哈,而且还做过两道,孙山瞬间心花怒放。

 

感觉“解元”的双手正向他招来,孙山一个伸手,几乎要抓住“解元”的手指尾。

 

猛然地隔壁发出“咚隆”一声,把孙山从美梦中醒来,吓得孙山握住的毛笔顿了顿,草稿纸上糊了。

 

孙山那个恨啊,真的好想跳出来,把隔壁的学子打一顿。

 

孙山忍了又忍。

 

心想着要是考完试最后一天还有精力,出去后决定拿个麻袋,把隔壁的潮州佬套头,打一顿,就算他拜了老爷,也没办法保佑他。

 

何况他出门还没拜。

 

胡思乱想一通后,孙山继续埋头做题。

 

先把两道做过的四书题做出来,做好后,小心翼翼地藏起来。

 

接着做

 

其中一道四书题题目:

 

“切切 偲偲 怡怡”。

 

孙山想了想,虽然看起来挺难,但对四书非常熟练的,也能从中找出来。

 

这道理出自《论语·卷七·子路第十三》。

 

原文是: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这道题是截上下题,需要联系前后,才知道什么意思。

 

孙山对四书五经算得上非常熟练,所以很快知道出处。

 

但知道出处仅仅是第一步,还要知道这句到底话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所谓的“注释”。

 

在岳麓书院,孙山最大的收获就是看过许多大家对《四书五经》的注释。

 

有资源的学子比没资源的学子更容易考好,这一点是其中一个原因。

 

孙山想了想,开始埋头写文章。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