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不一样的氛围(第2页)
您只需带着银钱去就成了。”
“成!”
丁满和铺子里的小伙计,帮张觉夏把一箩筐的铜钱抬到了作坊里面。
王大娘就大声嚷嚷着,“都把手中的活放一放,今日咱们东家在,亲自在给咱们发工钱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大家都站好了,等着东家叫名字就成了。”
张觉夏也有意和大家混个脸熟,便很有耐心地叫着大家的名字。
“王牡丹,一两零二百文。”
“周小月,九百文。”
“刘月娘,三两银。”
人群中倒吸了一口凉气,发出了阵阵羡慕声。
王大娘趁机说道,“月娘,这个月表现很好,主要是她绣的一件绣品,被贵人买了去。
虽是个小物件,可她还是收到了应有的提成。
所以,你们平日里可不要嫌我话多,我也是为了你们好。
干咱们这一行的,只要是绣技过关,走到哪里都有饭吃。
知道了吗?”
大家整齐划一地应了一声,“知道了。”
“行了,别让东家等太久了,赶紧领工钱吧!”
等张觉夏把工钱给每个人发到手后,她就问一个小姑娘,“你发了工钱,准备干什么?”
“东家,这些工钱我每个月能留下一百文钱,剩下的就要交给我娘。
不过,我准备用我留下的这一百文钱,给我奶和爷,还有我爹、我娘称上两斤点心。
他们平日里不舍得买,我买来让他们尝一尝。”
“真是个孝顺孩子。”
然后大家又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工钱怎么花了。
有给老人买东西的,有给孩子买衣服的,也有给自家当家的买东西的。
唯独没有提给自己买什么东西的。
张觉夏适时地提醒她们,“辛辛苦苦一个月了,也要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奖励。
哪怕是个几文钱的小东西,也算是自己对自己辛苦一个月的奖励了。”
有了张觉夏这句话,几个小姑娘就兴冲冲地商量好了,下了工后去买头花去了。
“我觉得东家这话没毛病,一会儿我也和她们几个小姑娘去逛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