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五条永恒道(第3页)

    「世界道。」

    「是神庭典籍中,所提及到过的‘世界道’?」李源确认了。

    三千永恒道,只是泛指,是虚数,

    但漫长岁月来,混沌神庭诞生大量神王强者,加上收集的无数资料-对修行者开辟的诸多道路,都是有总结的。

    许多道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因人参悟而产生了些许不同。

    而像「世界道」,便是许多强者都曾参悟的。

    一旦开辟出这条道,身若世界,心若世界—最是擅长领域手段,在阵法方面也能轻易达到极高深地步。

    「我悟透「空间之世界」,又对神心世界构架有独特见解·难道是这一原因?」李源心中思索着。

    李源又感应到另一尊准圣的气息,产生了共鸣,他盘膝而坐,胖乎乎的,坐在那里,就给人无可撼动之感,生机之旺盛,简直不可思议。

    「生命道?」李源确认了。

    这名准圣所开辟的道,似乎和生命神王开辟的‘生命道」类似。

    当然,像混沌神庭中,也有不少神王曾开辟‘血神道’‘化灵道’‘吞灵道」等等,都类似生命道,只是要差上不少。

    「我乃是完美十星脉,更修炼《宇宙神体》,按生命神王所留讯息,我将来一旦跨入神王境,开辟出‘生命道’是很容易的———」李源心中默念:「这就是我引起共鸣的缘故?」

    既引起共鸣,说明在这方面潜力极大,定有原因。

    「这一位准圣,杀意如此强大,整个人就仿佛一柄即将出鞘、欲要开天辟地的刀。」

    「是毁灭道?」

    「还是杀戮道?」李源遥遥感应着,心惊肉跳。

    毁灭道、杀道,是有所区别的前者更注重物质攻击,像心梦宇界历史上公认的最强神王‘绝魔神王’便是开辟的毁灭道。

    至于杀戮道?在物质攻击上弱些,却同时携带着可怕的因果攻击,能透过遥远时空灭绝一切因果踪迹·杀戮道更针对生命。

    「枪法。」

    「寻求的是刺破一切虚妄,倒是符合毁灭杀戮之真谛。」李源心中暗叹。

    前四位引起共鸣的准圣强者,李源很轻松就寻找到了。

    唯独最后一名。

    李源一一感应,足足耗费了数日,方才最终确认了。

    这是一名青袍身影。

    他,站在中央,腰间挂着一柄剑但他的周围却是空荡荡的,其他准圣强者都离他的很远,似乎他的地位很特殊。

    「这是?」李源初次感应时不觉,后来仔细感应,才察觉到他所散发气息之玄妙。

    他的生命气息极度旺盛,简直不亚于生命道强者—只是极度内敛,若非仔细感应根本察觉不到。

    他站在那里,就仿佛一柄剑,剑未出鞘,但显露出的一丝锋芒,便足以令人心颤。

    他的气息更如一方浩瀚天地,不可撼动总之,无论李源从哪个方面去观察,都能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厚重如世界?」

    「锋芒如毁灭。」

    「生机更是无尽———他开辟的到底是什么道?」李源心中震撼。

    他完全能确认,这位准圣所开辟的道,恐怕是万圣石壁所有强者中,最最特殊的。

    简直是包容诸道之精华,没有丝毫缺点——-须知,像不同的道,都是有擅长、有缺点的。

    如心雾道,包容一切,生机强大-物质攻击和灵魂攻击都不够强。

    如生命道,生机强大,攻击也相对弱些。

    如毁灭道,攻击无可匹敌—但刚过易折,神体生机就弱多了,都没法修炼多尊分身出来。

    唯有眼前这一尊强者。

    非常完美,似乎哪一方面都极强,根本看不出弱点来。

    「难道。」李源心中有所悟:「这位强者开辟的,也是灵魂物质融合之道?

    3

    三千永恒道。

    追溯源头,都属于三大方向:从物质出发、从灵魂出发、灵魂物质融合。

    绝大部分强者,都是尝试灵魂物质融合,如心雾道、杀戮道——-都属于灵魂物质融合,只是融合的非常浅显。

    「幻心神王,所开辟之道,自称为幻心道。」李源心中默念:「这位强者,

    恐怕也是类似道路——茫茫宇宙,无尽岁月,果然有无尽玄奇。」

    心梦宇界,历史上数以方计的神王,只有幻心神王一人做到了。

    故而,他凭八星脉之身,实力之强大,做到了媲美历代的许多十星脉神王。

    但在这万圣石壁中,也有一位强者做到的。

    「这种道路,亦是我的追求。」李源心中有着一丝渴望。

    越是研究、感悟,李源越能感受到这条道路的浩瀚强大。

    这才是至道。

    最难,却也最强大。

    时间流逝,确认五位准圣强者后,李源逐一开始尝试借鉴参悟。

    过去。

    李源有《幻心神典》,能从混沌神庭能得到大量典籍、见到神王雕像,有生命神王遗留法门但和现在相比,区别却非常大。

    就如同建房子,过去,李源只是有着大量图纸,却没有实操过。

    如今。

    五位准圣所散发出的道韵,就仿佛五栋现成的房子给李源长期观摩、借鉴-再和图纸一一对应,顿时完全不同了。

    转眼,便是十余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