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宋朝的那些事儿(五十八)

 【在淳熙的后期,赵昚也有些厌倦政治了,他有了退位的念头,然而彼时太上皇尚健在,他不太好施行。】 

 【好在不久之后赵构病死,他顺势借口为太上皇守丧三年,提了一下想要传位给太子的想法,先让他参与参与朝堂的决策。】 

 真的是祸害遗千年,这赵构可真能活! 

 各朝各代不由得再次发出感叹!这儿子都想退位了,这老子竟然还活得好好的。 

 关键是这货干的竟不是人事,竟然活得那么久,没有天理啊! 

 【慢慢的,赵昚放权,凡朝政国事,都要与太子先商量,最后,他于淳熙十六年正月二十日正式禅位于皇太子,从此之后,成为了太上皇的他就真的退休静养了。】 

 【可惜的是他却没有赵构的命啊!赵构退位后,赵昚对他可谓是极其孝顺,而当他自个成了太上皇之后,他的儿子远不及他啊!甚至说一声不孝都可以,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能由他知了。】 

 当下,不少人眉头一皱,不管如何,为人不孝总是为人不喜的,如此来说,这皇帝做的也不咋样。 

 天幕还没说呢,不少人本能的就不喜这后继之君了。 

 【他的儿子赵惇如何不孝呢?经常不去朝拜他,以至于赵昚郁郁不乐,忧愤成疾,可哪怕赵昚病重,赵惇依旧无动于衷,甚至还好心情的与他的皇后李凤娘同游玉津园。】 

 【而当父亲的总是想念儿子的,赵昚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想在临死之前再看一眼儿子,可惜就连这小小的愿望,赵惇都不愿满足,哪怕朝臣再三恳求,他都不愿去。】 

 赵昚听的眉头一皱,他眼中惊疑不定,他万万没想到他的儿子未来会是这样的? 

 若真如此,他有必要好好考虑一下继承人的问题了。 

 【最终的最终,赵昚对赵惇彻底失望,抑郁而终,而赵惇呢,父亲死了,竟连丧事都不愿意去主持,不忠不孝至此,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赵惇继位,是为宋光宗,关于这位皇帝,其实真的没什么可说的,平庸至极,既没有安邦治国之才,更是听信奸臣谗言,罢免辛弃疾等主战派大臣,且他还是出了名的惧内,悍妇李凤娘长期把持朝政,而他与孝宗父子之间的疏离也是拜她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