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国库空虚(第2页)

 听到这话,徐恢眼前一黑,差点没站稳,欲哭无泪对朱元璋道:“陛下真是难为微臣了,今年各地征收的秋粮还没上缴。”

 “臣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户部尚书,万万不是庙里的财神爷,没有点石成金的本事。

 陛下,老臣真的办不到啊。”

 八十三岁的徐恢可怜巴巴望着朱元璋,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若是换了其他人求情,朱元璋一定毫不犹豫将此人下狱处死。

 可是一看到满头银丝白发,牙齿都掉光的徐恢。

 步入老年的朱元璋动了恻隐之心道:“行了,朕原谅你的无能了。”

 徐恢心里有苦难言,毕竟挪用国库的是皇帝,锅是铁定让他背的。

 孝陵工程规模之宏大,令人瞠目结舌。动用的军民达十余万之众,工程自洪武九年启动,历经六年完成,仅地宫一项的巨额支出就高达上百万两纹银。

 孝陵的石料取自江宁县汤山镇西北的阳山,每开山凿石的工匠就有上万人之多。修建孝陵主体的地宫、享殿、宝顶,所需的石料更是不计其数,而神道上文武官员石像生、石兽、神功圣德碑的巨型石料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全国各地寻找。

 然而,仅用六年时间,修建孝陵耗费就近三百万两,几乎相当于大明户部一年的税银,孝陵这个无底洞,让管辖六部的太子朱标倍感焦虑。

 这种关乎孝道的事情,他更不敢出言反对,于是朱标对着朱元璋心试探道:“父亲,如今国库空虚,大军出征在即,你看是不是能从您内帑里暂时挪出一些以备军资?”

 内帑是皇帝的金库,视财如命的朱元璋,想也没想就拒绝道:“那些银子是留着咱将来新建都城用的,一分也不能动。”

 六朝金粉之地南京远离中原地区,不利于北方人心归附,拱卫京城的大部分兵力对防御北方边患鞭长莫及,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迁都这一事一直是朱元璋的一块心病。

 朱标当然知晓朱元璋心中想法,向朱元璋提出建议:“朝廷现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父亲不如跟二弟商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