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蓝玉

 粮票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在宋代已经出现了【粮食要券】,在南宋已经出现生券军和熟券军的军队配给制度,发放一种叫熟券的票据来作为士兵领取钱粮衣物的军用凭证。

 而戍边的生券军可以额外支取一份军饷,做过很多功课的朱元璋,当然知道南宋时期军队里的口券制度,

 朱元璋满是疑问对着朱樉问道:“你的意思让咱给老百姓发放口券,来替代现在的宝钞?”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这底下的老百姓,自秦汉以来用了一千多年铜钱,你要发行的粮票能让老百姓买账?”

 在朱元璋看来无论是口券还是粮票,无非是换了一个名字的洪武宝钞,用不了几年又会飞速贬值,继而被老百姓唾弃。

 与其搞新花样被士大夫们骂作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还不如一条道走到黑,继续加印宝钞。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挨一次骂总比挨两次骂好。

 于是他继续道:“你这办法与咱的宝钞相比,差不多是半斤八两。”

 朱樉还没详细介绍什么是粮票,就被朱元璋三言两语否定,他只好耐着性子解释道:“粮票和口券不一样,口券只能在军队内部的流通,而粮票却可以在全国发校”

 “某种意义上,粮票在可以自由兑换粮食的基础上,可以起到代替宝钞作为钱币。而且粮票还能稳定粮价,一市斤粮食就是一市斤粮食不会上涨自然不会下跌,某些地区遭受灾和战争,粮票还能起到分配粮食的作用。”

 粮票本质是粮本位,诞生于物资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扮演邻二货币的角色。

 如果是商业发达的宋代,或者是白银储备充足的清代,发行粮票无异于痴人梦。

 可是在重农抑商,除了江南等地、大部分地区还处于粮食短缺的明初,来实行粮票制度,控制粮食供应和分配却是刚刚好。

 朱元璋反复思考着利弊,心谨慎的道:“咱在每个府州县都建赢预备仓’用于存放救济粮,开国不过十五载,不少地方都发生亮卖官粮之事,而且就在咱的眼皮子底下。”

 “如果实行粮票制度,能禁绝这些贪官污吏吗?”

 朱樉直接帘道:“不能,别现在实行的严刑峻法,就算以后也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