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秦王府的命格,把小刘都算迷糊了!

在朱樉看来,若是换了其他文人。或许有可能因为一句诗惹怒了朱元璋,可是高启这个人写出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里面有两句诗,“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这两句肉麻到了极点的马屁,可是恰好挠到了洪武帝的痒痒处。

 不然在朱樉小时候,老朱也不会强制要求包括他在内的所有皇子全文背诵高启的这首诗了。

 而且在他的印象里,朱元璋即兴朗诵高启的诗文已经成了老朱家家宴的必备节目。

 再说别的人当官都是求爷爷告奶奶,而高启则完全不同,可以说是老朱求着他入朝为官。

 老朱一出手就给高启准备了户部侍郎的高位,可惜高启这个人固辞不受,老朱在无奈之下,赐给了他许多金银。然后下了一道旨意让高启放还回乡。

 朱樉对高启这个人不感兴趣,让他真正感到好奇的是朱元璋为何会因爱生恨非得要置对方于死地?

 朱樉心里装着事儿,他的目光不自觉的飘向了窗外。不过这一次,刘莫邪没有再怪罪他。

 刘莫邪叹了一口气,她一脸惋惜的说:“不管事情的真相到底是如何的,高季迪这个人已经死了。像高季迪这样惊才绝艳之人,百年都难得一遇。他的死不仅是大明文坛的损失,还是整个天下士林的一大损失。”

 刘莫邪惋惜的是高启的才华,时年三十多岁的高启可是力压了宋濂和刘伯温这两个文坛宗师,位居明初三大才子之首。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才子,他这个天下第一才子的含金量可比后来那个“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解缙要强上许多。

 要知道元末明初的江南文人榜上,写下两本四大名着的施耐庵和罗贯中师徒,可是在江南文坛排不上号。

 同时期的高启仅凭三十多岁的年纪能够打败这么多位在世的文坛泰斗,登上江南文坛的盟主宝座。

 可见高启的这个天下第一含金量有多高了,不说还好,朱樉是越说越感到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