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涌动(第3页)

 “嗯...”曹叡若有所思,“他虽没见过此子,但他深知其父高柔的做派。一句‘颇有父风’便是对此子极高的评价了。”

 曹叡没有当即答应下来,只自己会再思量。

 他又和孙资谈了一些政务,是关中都督夏侯楙提议将渭水的成国渠向东伸展一百多里,到泾水入渭附近。

 别孙资很惊讶,就连曹叡也是震惊不已。

 这夏侯楙竟然还懂这些?

 当然了,夏侯楙自然是不懂。这计划是之前邓艾的关中时就提出的,后来经过详细的规划,最终由夏侯楙上疏。

 孙资也深知此事极为利好,故而并没有阻拦,如实汇报给了曹叡。

 曹叡也深以为可,即刻让孙资代为批复了夏侯楙的奏表。

 送走了孙资,曹叡并没急着回后宫,他又召见了一位官员。

 此人正是王基王伯舆。

 是的,王凌能拒绝庙堂一次,却不能一直挡着人家的升迁之路。

 今年王基被诏回京,任中书议郎。

 曹叡还是挺欣赏王基的,而且看着孙资、刘放那两张老脸,他其实也想换换口味。

 否则他真不知道,这子到底是姓曹还是姓孙、刘了。

 王基脱下鞋履,缓缓上前,拜礼道:“臣王基,拜见陛下。”

 “王卿免礼吧。”曹叡走下台阶,并未表现出高姿态,而是用一种请教的口气问道:“朕就直入主题了,如今上党郡太守空缺,王卿在青州、扬州为官多年,卿可有什么贤才推荐吗?”

 王基显得有些犹豫,他低着头不敢言语。

 其实前些日子王凌给他来过书信的,那信中的意思很直白,很明显。

 他受王凌赏识提拔多年,可以他是王凌一手栽培起来的,虽然他不太情愿,但对于王凌的请求,他实在是不好推辞。

 过了一会儿,王基还是开口道:“禀陛下,令狐公治(令狐愚)在淮南多年,屡有战功,此人为人严重,治下有方,望陛下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