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软肋(第2页)

 “即便真的孤注一掷,田老将军征战沙场多年....以他的经验,是绝不会轻易的让辽军得手的。” 

 听到这里,邓艾忽然问道:“话虽如此,可辽隧易守难攻,青州军该如何突破?” 

 “士载错了,辽隧深沟高垒强攻毫无有益处,所以我建议田刺史佯攻,目的只是吸引辽东军的注意力。” 

 夏侯献微微颔首,“我军北上进军首山,辽隧的守军必然回援,届时青州军可在辽水上游渡河,根本不用理会辽隧城的守军。” 

 邓艾有所顿悟,公孙渊虽据辽东号称燕国,但它的软肋十分明显。 

 地盘太小,首府襄平距离边境太近,几乎没有任何战略纵深。 

 只要襄平发现敌军,辽军必定不顾一切的回援。 

 夏侯献道:”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我军兵至襄平,无论是青州军还是高句丽又或者是鲜卑人,他们都会开始行动,襄平的包围圈一旦形成,公孙渊插翅难飞!” 

 “之所以不加速进军是有缘由的.....我军入辽以来几乎是一刻不停的行军打仗。”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若是此时再着急行军将全军的士气消磨到冰点,接下来的攻坚战便不能发挥全力。” 

 “至于士载方才所言辽东雨季的事情,我只能说这是不可避免的事,除非寄希望于公孙渊不战而降,否则战事必然会拖到夏季。” 

 “原来大将军竟考虑到了这一步!”邓艾终于是理解了对方的用意,心中忧虑也在此刻消散。 

 “士载。”夏侯献忽然盯着邓艾的脸看。 

 “嗯?”邓艾一时疑惑。 

 夏侯献笑道:“你都有黑眼圈了,现在立刻回去歇息,这是命令。” 

 “多谢大将军,属下领命。” 

 邓艾拱手再作一礼,退出大帐。 

 ........ 

 辽隧。 

 燕国大将军杨祚一脸苦大仇深的看向眼前的斥候。 

 “你是说,魏军的另一路大军距离首山不足八十里了?” 

 “千真万确!”斥候回禀道。 

 “先下去。”杨祚摆了摆手,接着眯缝着眼睛在帅案前来回踱步。 

 卑衍死后,他成了公孙渊为数不多能倚仗的大将,燕国建立后自己如愿以偿的成为第一任燕国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