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暗中较量(第3页)

 说着,司马懿声泪俱下,扶袖哽咽道:“让荀君见笑了。” 

 “太尉公言重了。”荀顗道,“晚辈此来正是关心您的身体。如今先帝新丧,庙堂浮动,太尉公应保重身体,因为唯有您才能主持大局。” 

 司马懿缓缓道:“老夫老了,治理天下要靠你等年轻一辈了。” 

 二人聊了很久,司马懿发现荀顗这后生不仅是容貌上,就连治理天下的见解都有几分当年荀彧的影子。 

 待荀顗离去后,司马懿叫来了司马师。 

 “子元,你看到了吗?长文公(陈群)死前,荀氏很少与我司马氏来往,更别说主动来投。” 

 司马师若有所思,说道:“如今荀氏没落,长文公薨逝后颍川陈氏在朝中也无话语权。” 

 “是啊。”司马懿叹道,“荀公对为父有大恩,该是为父报恩的时候了。” 

 ......... 

 尚书台。 

 司马孚最近很疲惫。 

 自从先帝驾崩后,不对,准确来说在先帝患病以来他就没闲下来过。 

 他一个尚书右仆射实际上却是做得尚书令的活,庙堂各类政务都要过他的手,交由他来审批。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痛并快乐着。 

 他在想,他会不会就因此升任尚书令,成为大魏名正言顺的宰相呢。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不过有些事情他却不能独自做主,毕竟头上还顶着几个“录尚书事”的大佬。 

 他们几个有权过问,也有权通知他办事。 

 这么一想,好像也没啥意思,还是打工人。 

 最近,朝中各大家族都行动了起来,尤其是针对新任散骑这一块,多少人都盼着分一杯羹。 

 司马孚先拿起一张简牍,上面有题名,颍川荀氏,荀顗,拜散骑侍郎。 

 哦,这是由太尉府推荐的。 

 批准! 

 接着下一份,河东贾氏,贾充,拜散骑常侍。 

 好吧,大将军安排亲信入门下省也不足为奇。 

 批准! 

 司马孚又拿起一块。 

 河内司马氏,司马昭,拜散骑常侍——大将军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