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大将军府班底(第2页)

 他唯一一次接手雍凉兵权便是曹真死后,和诸葛亮的第一次对决,其结果就是司马懿获得“被缴获甲首三千”的成就。 

 而在司马懿那战之后,雍凉一直是张合统帅,再往后是阿父夏侯楙。 

 阿父不能说是一无是处吧,只能说是毫无建树。 

 正因为如此,这里才是他需要深耕的地方。 

 至于雍凉军区大人物的调动,还需从长计议,目前他着重考虑关中人才的挖掘。 

 大将军府参军,任用的是杨综,字初伯,安定人,典型的寒门士子。 

 不过那些都不重要,杨综在政务和军谋上都有不错的能力,若是他的门第哪怕再高一些,至少也得是县令起步。 

 哦?你说,为何没有任何履历就能推断此人有才能? 

 当然是同乡胡奋向夏侯献推荐的。 

 胡奋也是初出茅庐,在当年辽东之战后,当了两年羽林郎,听闻大将军开府,自然是马上来投。 

 另一位参军名唤作杨伟,冯翊人,巧得是他和鲁芝的字都是“世英”。 

 那以后坐一起开会,该如何叫呢? 

 不如一个叫阿世,一个叫阿英。 

 同样的,杨伟也是个贫寒之人,甚至连寒门都算不上,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任尚书郎期间也敢大胆规劝天子不应大兴土木、修建宫室。 

 并且他在任上还主持编撰了《景初历》,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具有明确的日食推步内容的历法。 

 值得一提的是这家伙也是个暴躁力谏的主,历史上曹爽伐蜀,他反对邓飏的计策建议马上撤军,见曹爽犹豫,他敢当场指着曹爽的鼻子骂:邓飏、李胜皆是庸才,将会败坏国家大事,应该将他们斩首! 

 夏侯献不是受虐狂,但他喜欢这样的人。 

 不怕别人骂,他更怕自己会犯错。 

 参军还有一位,有意思的是,此人也姓杨。 

 杨嚣,杨修之子,出自当年盛极一时的弘农杨氏。 

 不知道是否是从小跟着他祖父杨彪生活的缘故,听说杨嚣虽然名字听上去很嚣张,他为人却很是谦逊,完全没有杨德祖的那骨子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