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君臣(第3页)

 他还依稀记得八岁那年,先帝抚着他的肩膀,虚弱地指着刚过而立之年,意气风发的男人道:“芳儿,记住这个人。”

 当年的他懵懂无知,而今却明白一个道理。

 我是君,他是臣。

 这一点,绝不能改变!

 一个皇帝如何才是实权皇帝。

 第一,掌握台阁及重要岗位的人事任免权。

 第二,掌握禁军。

 有以上两点,便可勉强称之为实权皇帝。

 实际上边军掌控与否,是最次要的。因为只要能掌控中央禁军,边军即便是造反,也大概率会被镇压下去,不管怎么说,中央皇权有着绝对的号召力。

 近来,曹芳从李丰口中听了许多先帝的故事。

 魏明帝曹叡初继位时,便将除了陈群外的其他的三位辅政大臣全部外放边郡,自己则通过孙、刘二人逐渐掌控军政大权,从而成为实权皇帝。

 现如今,先帝留给自己的四位辅政大臣只剩三人。

 秦朗虽掌禁军,却不善于经营朝堂威望;司马懿垂垂老朽,早已在家卧病多年。

 如今他最大的威胁只有那个男人。

 李丰说,这是个机会。

 曹芳信了,于是秘密命他起草了诏书。

 按照流程,中书省拟好的诏书应当转交尚书省复核,之后才能下发。

 但李丰怕节外生枝,故而建议曹芳直接派中书省吏员前去宣旨。

 圣旨中,首先是为丞相伐吴之功称贺,后又有把夏侯公比做昔日的孔明等诸多溢美之词。

 到了最后才“图穷匕见”,表达了真实的意图——命随军出征的尚书傅嘏率三军返京,丞相夏侯献留镇荆州,主持伐吴大计。

 他们觉得,伐吴大事向来是夏侯献力主的,那让他镇荆州备战伐吴,是个很合理的,他没有理由拒绝。

 然而今日曹芳秘召二人前来,实则是心中又有了顾虑,他看向两位忠臣,缓缓开口:

 “李卿,朕在想要不要先把诏书追回来,从长计议。”

 “呃....”李丰疑惑问道,“莫非陛下是有什么顾虑吗?”

 曹芳想了想,把心中那个骇人的念头说了出来:

 “万一丞相不遵诏令,直接率大军杀奔洛阳呢?”